马劲
袁红波
李山涛
蒋龙飞
莫小斌
议题二:
“新高考”学校管理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开启,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持续更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加强。论坛上,校长们就高考综合改革形势下的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特尖生培养展开研讨,为持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寻求“新方案”。
马劲、袁红波:走符合学校实际的选课走班路径
广西自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录取新生。由于新高考科目设置将采用“312”模式,选课走班已成为一种新秩序。
桂林中学从2018年开始摸索普通高中分层(数学、物理学科)走班制,积累了选课走班制模拟数据和分层教学经验。正是由于这种积累,该校2022年春季正式选课走班落地,走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新路径——“行政班 走班”模式。
桂林中学校长马劲指出,新高考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选课组合从原先的2种变成现在的12种。面对学生的选择,显然不能像传统那样按照文科、理科分两类编班,也不可能按照12种情况分别编班,只能实施选课走班制。建议学校选课走班实施时,确立选课走班的基本原则,做好选课走班的顶层设计,做好实施选课走班的各个环节。
临桂中学结合实际,借鉴外省经验,在选课走班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校长袁红波谈到临桂中学新高考选课走班策略及实施时强调,影响高中选课走班的主要因素是职业认知、专业选择、填报志愿。学校本着尊重学生学科特长、匹配学生兴趣特点、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及学校长远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选课策略。
李山涛:生涯教育要基于学情进行设计
新高考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市第十七中学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德育体系的建构中,主动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7所学校签订航空航天专业合作协议,让教授专家走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走向大学校园进行研学,建设星空馆、天文台,深入了解航空航天专业背后新工科的发展与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校长李山涛指出,生涯规划理论与体验式教学要落实到“知行合一”中来。桂林市区用的生涯规划课的教材是广东版的,理论与体验的特点都不够突出,不太符合学校的学情,学生体验感不足,所以建议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根据校情逐步开发校本生涯规划教材,效果会更好。
教学模式要更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比如对广东版教材的主要内容,李山涛安排一个班备一个单元的课,一个多月,学生在制作课件、教案、讲课中将理论知识在体验中自学完毕。课程当中运用编演情景剧、心理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专业选择中给学生相关的网站,查询自己想学的专业内涵,对想从事的职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形成个性化作业。
蒋龙飞、莫小斌:深化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尤为迫切。中学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来?桂林各高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出席本届论坛的校长纷纷热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
市国龙外国语学校校长蒋龙飞分享了该校高中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与探索做法。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科兴趣,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品质,营造“思维碰撞、方法分享、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学校开设强基课程、竞赛课程、培优课程。学校对拔尖创新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学生与老师双向选择,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学科导师、心理辅导老师各一名,每周、考后及时与学生面批讲解试题或心理疏导。
资源县资源中学在特尖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将清华、北大学生的培育当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据校长莫小斌介绍,学校建立清北学生档案,确定清北班任课教师。各班要锁定清北生培育同学名单并发挥师生互助的作用。重点班建立清北生师生互助小组,组内师生互相借脑,共同进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学生的弱势学科成绩,消化教师额外的学习任务。科任教师要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关心,确保清北生真正尖起来。
■记者手记
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加快建设桂林高质量教育体系
桂林市第一届中小学“校长论坛”的举办,聚焦教育重点、难点、热点,探索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鼓励校长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加快推进我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校长论坛”搭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研究和分享的平台。校长们汇聚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畅所欲言,运用专业教育智慧与丰富的管理经验,积极破解“双减”政策和新高考改革执行过程中的困惑与难题,为桂林优质教育发展探索新路径。论坛给我市各中小学校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优秀的做法,将助推桂林本土教育均衡、规范、特色发展。
教育发展新时代,赋能提质向未来。正如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泽鸿在论坛上致辞中所说: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们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通过第一届“校长论坛”,聚焦难点,碰撞思想,寻找对策,大家应该有了新思考。希望大家做一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富有眼界、有责任担当、敢于变革的校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为加快建设我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