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了“寒湿”、“湿热”的概念,对湿病的阐述有许多处。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湿邪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内经》中认为湿邪的来源,主要有气候异常、起居环境过于潮湿、饮食和脏腑功能失调这几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体内有湿气,那可以是外因,也可以是内因。《内经》中,还对湿邪的入侵途径做了分析,“湿”可以通过口鼻传染、肌表入侵,也可以直接中伤脾胃。
有意思的是,古人通过研究,甚至能推算出“湿气重”的年份。《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推测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意思就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年,甲为阳干,属于土运,这六年土运太过,就会有雨湿之气流行。雨湿太多,就会诱发湿邪入侵人体。
古人认为,脾与内生湿邪关系密切,三焦失调,就会导致内生湿邪。那么古人有什么方法来祛除体内湿气吗?还真有。
首先古人会保证起居住所干爽。同时,保证床“高五六寸,其前宽二尺许”(《养生随笔》),就是强调床和地面、墙面的距离,原因是“壁土湿蒸”,湿气容易入侵人体。然后在雨季的时候,古人还会在床下放置干净的木炭,木炭有吸附湿气、除去霉味的功能,“晴燥即撤去”(《竹窗琐语》)。除此之外,古人还会在房间里点燃艾条,然后闭门而出。半小时后进来,就会感觉到空气湿度没有那么大了。
用香,也是一个祛湿的好办法。除了养生,还可以熏衣,一来把衣服烘干,二来除去回南天的霉味,周邦彦说的“衣润费炉烟”就是这么个意思。
为了祛湿,古人出远门的时候还会含姜。这个习俗如果放在现在,肯定是比较怪的。但《本草纲目》说了,凡是清晨出门、山路多的旅途,就要含一块姜在嘴中。“不犯晨露清湿之气,以及山峦不正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