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连日来,我市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10℃,从气象监测的角度而言,我市已经正式进入春季。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百花齐放、草长莺飞的日子,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但伴随着春日暖阳,回南天也将登场。
提起回南天,南方的朋友们充满了无可奈何。墙壁、地板到处“冒水”返潮,空气凝滞,外热内冷,衣服能拧出水来。这时候,养生要点可以高度概括为三个字:防湿邪。
本期《养生》邀请到了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医师赵骏,来给大家讲讲回南天如何祛湿保健。养生要点、方法、方子都有,大家要记得收好。
说说回南天的湿邪
回南天也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
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年3月至4月,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其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民间通俗地称“冒水”。
潮湿的天气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像风湿病、关节痛、肌肉痛、脑中风、上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等。在中医上,称之为“湿邪”。
赵骏介绍说,中医认为自然界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个因素,同时,对应的有六种外感病邪。其中对应“湿”的就是湿邪。湿邪是百病之源,可以诱发很多的疾病。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都可以称之为湿邪。与大家认识的一年四季不同,中医认为有五季,即除了春夏秋冬还有一季“长夏”。长夏即农历六月,湿邪多发。但在南方,回南天的湿邪也容易伤人而“隐缓不觉”。
赵骏说,“湿”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常见因素,由于地处南方,加上不少人喜欢购买低层、靠江的房子,更容易导致湿气入侵。古话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十人有八九个都有湿邪潜伏。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湿邪入侵了呢?有几个症状可供大家简单判断: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头身困重、下肢酸楚、舌苔厚滑黏腻、皮肤有湿疹等。
一旦入侵机体,湿邪容易滞留,导致气机阻滞,脏腑气机升降失调,经络不畅。湿邪最容易进犯的三个脏腑为肺、脾以及肾。
肺主皮毛,因此是人体在面临湿邪时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湿邪入侵,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肺部。肺主呼吸,调节元气出入与升降。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导致咳嗽、痰多。
脾胃有湿邪,最明显的表现为不想吃饭,讷呆。因饮食不节,如恣食生冷、酒酪肥甘,或饥饱失常,都有可能伤脾胃,致津液不得运化转输,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
肾部位于下焦,由于湿气的趋下性,使得入侵机体后会在下焦淤积,因而诱发下肢水肿、腰膝酸软、畏寒等症状。
湿邪祛除良方以及误区
那么,湿邪应该如何除呢?赵骏介绍,首先,可以采用吃中药或者食疗的方法。针对湿气冲击的三个脏腑,可以分别对症下药。例如湿气在肺,可以服用桑白皮、白术、防风、藿香、佩兰等以解体表湿气;湿气在脾胃,则服用赤小豆、茯苓、芡实、薏米、山药等;湿气在肾,则可服用车前子、肉桂、菟丝子等。
如果不想吃中药,食疗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像大家普遍都知道的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山药粥、薏米党参粥。春季应多喝粥。粥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还可以喝汤,适当在汤中加入一些扁豆、莲子等。
在饮食上,尤其要注意的是严把入口关。回南天很容易导致食物腐烂,因此生的食物,如鱼生尽量不吃。同时,建议大家清淡饮食,少食辛辣肥甘之品。
有的人认为,回南天空气潮湿,应该紧闭门窗;地面有水,因此为防滑少出门运动。其实,这些都是养生的误区。在回南天时段,更要开窗通风,也更要动起来。
回南天空气中潮湿度大,开门窗通风的确会让热流进入到房间中,让房间和地板“泪流满面”。但如果长时间关门闭户,室内空气差负离子少,则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同时,由于回南天大家喜欢关窗、空气流动不佳,在密闭空间内洗澡、取暖很容易诱发一氧化碳中毒。
因此,建议大家即便在回南天时段,也要保持每天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在每天的早晨6点至9点和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2点要注意关窗。同时可以采用一些环保的方式来除湿,例如可以将干茶叶装入纱布袋放置在房间里,也可以选用活性炭。同时,采取除湿器、空调等,除掉室内水汽。
赵骏说,不少人认为地面湿滑、水汽容易诱发关节疼痛就减少锻炼,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久坐、久卧、不动,更容易出现颈椎、四肢关节沉重乏力,周身不畅的症状。加上湿气进入体内,经络不畅,关节更容易疼痛。因此在春天,专家鼓励大家多多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周身经络的通畅。另一方面,通过运动除湿是最好的办法,通过锻炼激发自身内部的阳气,可以有效对抗无处不在的湿邪。
专家提醒,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在空气通畅、干燥的地方开展,并且中老年人需要做好防滑措施。另外,春季太阳出来比较早,中老年人仍要等到太阳出来后,雾气散开后再开始锻炼。同时要注意“春捂”,有关节疾病患者更要需要缓减衣。
春天适宜针灸、艾灸、拔罐
赵骏介绍说,艾灸、针灸、拔罐都很适合在春天开展。
有祛湿效果的常见穴位有足三里、中脘穴、三阴交、解溪穴、关元穴等,养足正气。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我们都很熟悉,它位于外膝的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坚持艾灸足三里10-15分钟可以快速祛湿。
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关元穴:关元穴有助养生保健,位于脐下三寸的位置。坚持对这个穴位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帮助祛湿。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自内踝尖向上三寸处。常常灸或者按压,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养脑安神、活血通络等功效。针灸三阴交,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皮炎、湿疹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