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坪的石涛雕像
□本报记者杨湘沙 文/摄
图①:石涛雕像。
图②:石涛自画像(局部)。记者翻拍
图③:石涛作品。记者翻拍
石涛(1642年-1707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僧名元济,一作原济。别号很多:大滌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陈人、清湘老人、清湘遗人、零丁老人。石涛乃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八大山人)合称“明末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今天在位于南溪山脚龙船坪的桂林画院前的石涛广场上,立有石涛的雕像,作为桂林历史文化标识中的雕塑系列之一,今天的桂林人以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来纪念这位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桂林老乡”。
流落江湖的靖江王世子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享有盛誉的画家不在少数,但像石涛这样拥有杰出艺术才华、且为今人大力推崇的却堪称凤毛麟角。三百多年后,石涛能有此地位,主要原因是他在绘画技法一途的变革和创新。他既能吸收传统画法的精髓,又不为传统精神所束缚,敢于突破旧框框,因而其达到的艺术高度也远非常人可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石涛不仅画艺高超,其在绘画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独树一帜,一部《画语录》深刻总结了这位画坛奇才的绘画艺术观和美学思想,给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敢于越过传统的历史氛围,高标独树是石涛性格中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业内学者认为,石涛的这种性格与他一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不无关系。其道路曲折处,常令人嗟叹。
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没有明朝灭亡,历史按照之前常规的一成不变的节奏多走个几十年,石涛本应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名正言顺地登上明朝靖江王府的王位,成为第十四代靖江王,因为他的父亲是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随即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进入关内,迅速攻占了北京。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抗清高潮,而作为广西北部重镇的桂林,一度成为了全国抗清运动的中心。
明朝灭亡后,在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数个由明朝皇族建立的政权,史称南明政权。但这几个南明政权之间互不认可,正统之争十分激烈,难以对清兵进行统一的有效抵抗。乱局下,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认为自己的祖上被分封桂林时,曾被马皇后赐以东宫太子的仪仗,在当下东宫无人的情况下,自己有资格代表东宫,“太子监国自是祖宗成宪,有何不可?”于是在顺治二年(1645年),朱亨嘉南面而坐,自称监国,同时改桂林为西京。
朱亨嘉自立后,觉得广西地方狭窄,兵马钱粮不足,便试图把广东收入囊中,“观天下形势,以为保守之资”。据《临桂县志》记载,朱亨嘉命部将杨国威留守桂林,自己带兵走水路出平乐沿桂江下梧州,意欲经肇庆直下广州,谁知在梧州即被两广总督丁魁楚的一个突袭打得大败而回。当年九月,丁魁楚率兵攻入桂林城,生擒了朱亨嘉,十月,丁魁楚将朱亨嘉解往福建,被唐王朱聿键秘密缢杀。
这一年,石涛还不满四岁。在桂林被丁魁楚破城之日,王府的内官喝涛和尚趁乱将石涛(此时名朱若极)暗中带出了桂林城,从此,石涛一生浪迹江湖。
桂林本地有经年研究石涛的学者分析认为,从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靖江王世子,变成一个跟随兄长(喝涛和尚)四处漂泊的少年郎,经历过如此家庭巨变的石涛,其性格自是与平常诗书家庭出身孩童的循规蹈矩不同,这种性格可能就是他后来在绘画一途每每能够突破陈法、不断达到新高度的源动力。该学者说:“国破家碎,王途不复,绘画的老规矩,对于石涛来说,又有什么不能破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 诸方乞食苦瓜僧
喝涛和尚德才兼备,俗名曰亮,年青时即入靖江王府,时有大画家大诗人梅清《赠喝涛》诗,赞喝涛和尚“性寡谐”“出险澹不惊”。也只有这样的胆识,才能让喝涛和尚在桂林城破之时将不到四岁的石涛安全带离靖江王府,为时运不济的朱亨嘉留下了一线血脉。此后的数十年,石涛几乎一直与这位孤僻诙谐的师兄为伴,登山临水,云游四方,漂泊或居留于异乡客地,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自然景观的长期熏陶,身世不定的感念,从各方面作用在石涛的艺术观和人生观上,而苍凉的身世和佛、道思想浸染在石涛的画里,终究是让他成为了一代大家。
石涛从逃出靖江王府的那一刻起,就跟随在喝涛和尚左右,先是逃至全州湘山寺,后又至武昌,并削发为僧。石涛14岁开始学画兰花,17岁时在武昌画了名声初显的《山水花卉图册》。
从现存史料看,20岁之前,石涛除了一度南游潇湘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武昌。李驎的《大涤子传》曾经记述过石涛这段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年十岁即好聚古书……暇即临古法帖,而心尤喜颜鲁公。或曰:何不学董文敏,时所好也!即改而学董,然心不甚喜。又学画山水人物及花卉翎毛,楚人往往称之。既而从武昌道荆门,过洞庭,经长沙,至衡阳而返。怀奇负气,遇不平事,辄为排解;得钱即散去,无所蓄。居久之,又从武昌之越中。”
20岁以后,石涛开始跟随喝涛和尚游历江浙一带,除了游览名山大川外,也遍访名刹高僧。大约在康熙二年(1663年)左右,两人抵达松江,谒见了当时名震禅林的高僧旅庵,石涛拜其为师。据史书记载,旅庵不但佛理甚高,而且学问渊博,善诗文,工书法,曾获顺治帝嘉奖。石涛追随旅庵前后两年时间,获益匪浅,对其一生知识技艺基础有很大影响。
史料记载,康熙五年(1666年),22岁的石涛来到了宣城,先后驻于敬亭山麓之广教寺、金露庵和闲云庵等寺庙,此后数年他多次游历黄山,并将黄山的奇景绘成不少画作。从石涛抵宣城至离开安徽到达南京,前后十余年,他的画艺逐渐开始走向成熟,并获得了各界的赞誉。
康熙十七年(1678年)夏,石涛应钟山西天道院之邀来到南京,时年37岁。人到中年的石涛绘画艺术生涯自此进入了一个转折期。这段时期,石涛在文人荟萃的南京地区如鱼得水,与当地许多诗人画士结识,其中著名的有屈大均、孔尚任、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程邃、黄云等,还认识了卓子任、郑瑚山、博问亭等官吏名流,他们对石涛艺术境界的升华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时的石涛在绘画笔墨上得心应手,在理论上能自成体系,从而形成了恣肆洒脱的艺术风格。学界普遍认为,此后数年是石涛生活上较得意的时期,尤其是康熙帝玄烨两次南巡,石涛被两度召见,这是他最感荣耀的大事。这两次召见,可能对他的心态和画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在一些作品中体现了石涛被召见后意气风发的情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秋,47岁的石涛来到北京,混迹王侯之间。这应该是石涛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当然,也可能是失意的开始。
说得意,那是因为石涛的画好,也有诗才,京师的达官显贵、王侯将相,以与石涛一饮为乐,以得石涛一画为荣。说失意,是因为北京之行堪称石涛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虽然在绘画艺术上,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却并未如愿达成报效朝廷的愿望。进京前,曾经受到过康熙两次接见的石涛以为康熙能像顺治帝礼待自己的老师旅庵那样礼待他,以为京城的权贵能像伯乐举荐千里马那样举荐他,结果这些美好的愿望却彻底落空。最后石涛终于明白了自己在京城社交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说得好是个画匠,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个“乞食”者。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秋,意兴阑珊的石涛买舟南下,冬日回到了扬州,从此定居当地,直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病故。在回扬州的路上,50岁的石涛曾写过一首诗自嘲:“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
从北京之行初期的意气风发,到最后功名无望的失意而归,这显然是石涛人生中的一个大转折。不过,这也未必就是坏事,自回到扬州后,石涛彻底放弃了和功名有关的一切妄念,全身心投入到了绘画艺术上来,其绘画风格开始转向沉雄、朴实,艺术创作上进入了最为纯熟、最为旺盛的时期,堪称炉火纯青的阶段。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石涛的画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品如52岁所画《余杭看山图卷》、58岁所作《卓然庐图轴》、59岁所作的《溪南八景图册》等,件件精绝,是石涛绘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佳作。也正是在这段时期,石涛蓄发改道,自取别号“大滌子”,潜心研究绘画理论,并撰写成《画语录》,被后人奉为绘画理论的经典之作。
后记
石涛这个桂林人,经历过家庭的破碎,也经历了朝代更迭的动荡,更经历过从乱世到康乾盛世的观念冲击;一生虽游历江浙湖湘风光旖旎之地,却难掩其内心漂泊不定的苦楚;虽削发为僧,却又五根不净,因为康熙的两次接见,便想进京博取更大的功名,结果又不获。甚至因为写过一些因面见康熙而如喜如狂、感激涕零的诗并且自称“臣僧”而被众多同行以及后人所不齿;画艺超卓,却沦为“乞食”者……石涛的内心显然充满了矛盾和隐痛,所以,他的画总会呈现出一种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更是让模仿者趋之若鹜。学界解释说,这是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
石涛一生用过很多古怪的别号,如苦瓜和尚,瞎尊者等等。苦瓜何解?石涛双目明亮,又何以称瞎尊者?史上传说的版本很多,其中较为流行的说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红,寓意身在满清,心记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为失去明朝。失明之人,岂有不想复明之理。但在桂林本地学者看来,这种说法似乎又有些牵强,毕竟使得石涛幼年丧父、此后一生漂泊的,就是明朝他的那些比靖江王地位更高的皇室宗亲,因此,他以出家人之身,不做明室遗少,转而投向清人怀抱,对康熙第二次见面能直接叫出他的名字表现得感激涕零,其实不过是识时务者一种意料中的表现。当然,石涛心中饱含着的苦楚却是没有多少争议的,而这种苦楚不断转化成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也被后人所普遍认可。
无论如何,画艺高超,影响力巨大,还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称石涛这个桂林人为一代宗师,倒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他们说
王原祁说
“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王原祁(清):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
吴冠中:中国现代美术始于何时?我认为石涛是起点。
(吴冠中认为,石涛开创了“直觉说”“移情说”的艺术观念,事实上远早于西方美学有关理论。看石涛的作品,全是有感而发,而他的感受更是直接从视觉形象中得到启示,他对形式美有独特的敏感。石涛一反陈腔滥调的山水画程式,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他表现的都是身处真山真水间的亲切感受,且近景、中景居多,活泼泼的山、水、树、屋就近在眼前。)
画家刘墨:石涛的画很少依赖已经形成的固定风格,他是凭自然的性之所至而变化。
画家梅墨生:20世纪的中国绘画是绕不过石涛的。
(记者杨湘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