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灌阳县坚持解放思想、直面问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特别是聚焦关键和瓶颈问题,以群众办事是否方便了、企业投资是否便利了、政务服务是否提升了作为检验标准,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办事流程,强化制度和服务供给质量,推出一系列利企便民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性突破。
该县通过搭建高质量政府服务平台,安排涉及机构改革的窗口服务单位集中办公,推行并联审批改革,打造“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只上一张网、办好所有事”的省心、舒心政务服务环境;推行县领导每旬服务企业(项目)日制度,为解决企业反映遇到困难时不知向谁“求助”的问题,安排县领导在每月每旬的第三个工作日到项目现场、企业车间、工作一线定期受理,并按照首问负责制、一事通办制、限时办结制、督查问责制,限时给予企业答复,以现场提问题、当面确认问题、现场研究对策、当场表态解决的工作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困难;派设企业挂点服务专班,由具有一定协调解决问题的资源、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县级综合协调部门、重大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及经济主管部门的科级领导干部出任,负责24小时全天候接受企业的“求助”,如,桂林新时达、桂林中电新材2个项目的签约、落地、厂房装修、投产,千家洞旅游度假区“两违”建筑的整治、项目的推进等等,都是通过派设企业挂点服务专班的方式,进驻到项目建设一线,及时为企业提供高效政府服务,有效解决了其投资的后顾之忧;在全市率先试行“双容双承诺”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容缺审批、容缺受理、政府企业双向承诺”的工作机制,将投资项目由“先批后建”变成“先建后验”,实现投资项目直接落地,3个月时间实现了年产值1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创造了半月洽谈签约项目、一日完成企业开办、两月实现投产、当月投产次月入规的不亚于深圳的“灌阳速度”,为灌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灌阳县周密部署,积极推进,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坚持做实功、重实效,切实把问题解决好,真正做到为群众解难题、纾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