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枯木 生态补植 复绿添彩 三年内市区12座石山将换“新衣”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5-07-10 10:40:59 我来说说 阅读

  七星山、骝马山开展枯死树木清理工作 护绿心切的市民很关心

  林园部门:这是为山体换“新衣”

  最近,不少市民在爬山时发现,七星山和骝马山上有施工队在砍伐树木,这一情景让向来爱护树木的桂林人忧心不已。众多热心市民纷纷向景区和林园部门反映情况,担忧这些地方出现乱砍滥伐现象。

  对此,林园部门迅速展开核实工作并作出回应:“这些施工队并不是乱砍滥伐,而是在实施山体复绿及抚育施工作业,是在为石山换‘新衣’。”

  两座石山清理工作引发市民关注

  “有人在山上砍树,这是什么情况?不会破坏生态吗?”这几天,七星公园管理处接到了不少市民的询问电话,很多市民在晨练或游览时,看到山上出现施工人员正在砍树,出于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他们赶忙向公园、林园部门以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情况。

  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七星公园内的七星山。在半山腰处,有几位施工人员正在作业。记者看到,他们正拿着图纸仔细比对,找到需要砍伐的枯萎树木,地上堆放着不少已经锯下的枯枝。

  七星山山体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廖秀红告诉记者,最近几天,的确有不少市民关注到了这件事。“我们在现场作业时,也有市民会上前询问,他们主要是比较好奇为什么要砍树,同时也很担心这些树没死就被砍掉,认为这样会破坏生态。”她表示,面对市民的疑问,施工人员都会耐心解释、说明情况,目前施工现场也已经竖起了公告牌。

  廖秀红说,施工人员并非乱砍滥伐,而是在实施七星山山体复绿及抚育作业,目前工人们正在对公园内的山体开展枯死树清理工作。“市民如此关心此事,充分说明桂林人的爱绿护绿意识非常强,我们也会跟反映情况的市民说,如果他们发现公园里还有没清理到的枯树,也可以向我们反馈。”

  与七星山一同开展山体复绿工作的,还有位于桂湖边上的骝马山。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处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枯枝清理工作,山体一侧已有较多枯枝被砍下,施工人员将这些枯枝一一截成小段,并绑扎成捆。

  项目技术支持单位桂林市石山绿化试验站高级工程师刘桑妮介绍,自开工以来,他们陆续收到了许多市民对施工项目的询问。“骝马山也是市民常去的登山地点,大家很关心为什么要砍树,我们把这项工作讲清楚后,大家都挺理解的,都说‘这是好事,应该支持’。”

  清理枯枝是为复绿工程“腾空间”

  记者从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桂林的山大多都是石山,喀斯特石山是岩质基底,土层薄、生态脆弱。2022年以来,桂林多处石山上的原生植被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衰败或不完整现象,由于植被枯萎,这些石山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山体裸露情况。

  市石山绿化试验站主任、高级工程师熊显震表示,经过实地踏勘,市区的西山、七星山、老人山、骝马山等石山,基岩裸露度在35%-80%之间。这些石山的山体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木林地,土壤类别为石灰土,土层厚度25-40厘米,植被类型为乔、灌木型。其中,一座石山山体为重度石漠化,其余石山为中、轻度石漠化山体。

  2024年,市林园部门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同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组织的竞争性评审,被列为2024年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今年6月,骝马山、七星山等12座山体的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石山复绿工程正式启动。

  据介绍,骝马山此次清理枯死树木施工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七星山约30000平方米。刘桑妮介绍,石山复绿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清理山体上枯死的乔、灌木。“清理枯死树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山体复绿工程,枯死的树木不仅影响山体的美观,还可能成为火灾隐患。”

  她告诉记者,通过清理这些枯死树木,不仅可以为新的植被腾出空间,确保补植的苗木能够健康生长,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为山体的生态修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避免枯树继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和长势良好的植株抢营养。此外,清理掉枯树也可以减少山体滑坡的风险,为山体修复提供更加稳定的基础。

  预计3年内12座石山换“新衣”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不少市民十分关心山上枯树被砍掉后是否会补种新树木。刘桑妮表示,两座石山清理枯树的工作预计会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接下来,就要对山体树木枯死区域进行补植修复。

  “枯死树木清除完成后,补植修复是关键环节。”刘桑妮说,林园部门会根据山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补植。这些树种不仅要适应桂林的气候条件,还要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以确保修复后的山体既能恢复生态功能,又能提升城市景观。“比如会使用石山榕、檵木、任豆、油麻藤、黄连木、石山紫薇、胡枝子、双荚槐、狗牙根等植物,预计会在明年春天播撒种子或种植小苗,到了明年9、10月份,应该就会有初步景观效果了。”

  熊显震告诉记者,除了补植修复,部分山体还将安装喷淋系统。这一措施可以确保新植的苗木在干旱季节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提高成活率。“喷淋系统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节喷水量,实现智能化管理,节约水资源,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这些石山将得到有效的生态修复。”

  据他介绍,除了骝马山和七星山外,还有南溪山、西山、叠彩山、伏波山、象山、老人山、穿山、飞凤山、隐山、万福路旁山体等10座石山会陆续开展石山复绿工程,施工面积共3674.45亩。预计3年内,这12座石山都会完成生态修复绿化工作,换上“新衣”。

  “通过石山复绿,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山体裸露面积,不仅防止了土地的风蚀裸露化,也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石山复绿也会增加动物群落多样性,进一步丰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此外,通过植被重建,还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对局部环境空气和小气候产生长效影响。

  除了生态效益,石山复绿也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石山复绿将改善自然景观,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桂林观光旅游,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该负责人说。

  记者唐霁云 实习生唐欣 文/摄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