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高温。
据温州晚报消息,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医生诊断为“热射病”。
“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迷,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
一时间,有关“热射病”的多个科普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直呼:“热得要命”真不是开玩笑!
西安市人民医院航天城院区急诊应急中心副主任孙蓉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程度,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图源:深圳卫健委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多地因中暑呼叫救护车人数激增
据三湘都市报7月6日报道,长沙市120急救中心近1周内因中暑等相关原因出车达105趟次。这一数据反映出,持续高温天气增加了市民中暑及罹患严重热射病的风险。
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急诊科ICU,近期已接连收治5例重度中暑患者。
深圳市急救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7日至今,深圳一个月内有122人因中暑呼叫120,其中有78人送至医院急救,有9例病情较重,多发生在户外、餐饮等高温作业场所。中暑的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最严重状态就是热射病。
今年以来,南京市急救中心因高温中暑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患者达到138例,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仅7月以来,我们就救治了65例因中暑需要急救的患者,其中不乏热射病等重症患者。”南京市急救中心调度科调度长祁鹏介绍。
预防与应对热射病 分别记住六个字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而热射病的预防,也需记住这六个字:“散步(补)时(适)要(药)观察(查)”。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注:热习服训练适用于专业人员,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无需勉强)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提醒你关心的人,天气炎热合理使用空调,做好防暑降温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茜)来源: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第一财经、央视网、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健康中国、人民日报、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