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前平举,两脚前后站立,左前脚尖点地时重心在右脚上……”这是阳朔中学舞蹈老师黎玲的日常教学场景。作为学校舞蹈老师,她致力于让学生精准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要领。
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国家“五育并举”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各地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阳朔中学,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为政策基石,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深耕艺体学科融合与资源优化配置,用心打造“双轨协同·五维赋能”育人模式。
“双轨协同”聚焦舞蹈与体育的学科特性,通过差异化发展与育人功能互补融合,构建起“艺术修身、体育强体、体艺铸魂”的县域高中特色育人范式。“在教学中,我们创编《大课间韵律操舞》等三门舞蹈与体育融合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员参与、分层培养’,实现体质健康与艺术素养双提升。”黎玲说,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涵养品格,在体育的磨砺中强健体魄,实现体质与艺术素养双提升。
“五维赋能”从多元角度精准发力,全方位提升学生体艺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技能训练、课题研究、赛事锤炼、文化浸润、成长规划” 五大维度,形成“学、研、赛、育、升”闭环,以文化浸润营造浓厚艺术体育氛围,校园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凭借升学规划助力学生圆梦理想高校,为学生量身定制升学路径,提供专业指导。
十年不懈实践与打磨,该模式成效斐然。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佳绩频传,2023年,诸葛义同学在全国第一届(青年)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七项全能比赛中荣获铜牌,学生舞蹈在桂林市校园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一届)中斩获一等奖。2024年,学生舞蹈在桂林市首届中小学生戏剧节戏曲操比赛中获二等奖。升学成果同样亮眼,215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西南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各大院校录取。更全面的数据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逐年提升,高达98.5%,艺术素养测评成绩显著提高,学业成绩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充分彰显了“双轨协同·五维赋能”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校运会开幕式舞蹈表演 覃柳芬 摄
同时,阳朔中学开展教师培训,分享教学经验与课题成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供课程资源、赛事信息等支持;结合当地实际,为兄弟学校量身定制推广方案,确保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阳朔中学副校长廖丙发表示,学校将完善 “五维赋能” 体系,优化体艺技能训练方案,启动专项课题研究,拓展校内外赛事平台;推进校际交流,分享模式经验,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交流推广育人模式,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阳朔县融媒体中心 钟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