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上仅售200元一箱的牛奶,被四川绵阳一门店以6000元一箱的价格推荐给中老年人——据4月7日大象新闻报道,近日,该门店通过讲座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被市民举报。目前,当地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已对部分讲座内容进行录音取证,初步认定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店内老人全神贯注地听着所谓的“健康讲座”,他们双手紧紧攥着的不只是辛苦积攒的积蓄,更是对健康晚年生活的深切渴望。在多番话术诱骗中,电商平台上200元一箱的牛初乳粉被包装成了售价6000元、具备“神奇功效”的商品……
伪科学话术之所以能轻易蛊惑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缺乏获取权威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前,子女们往往忽略了教会父母使用网络、查询信息,给相关乱象带来了机会。那些被“免费早餐”“健康讲座”吸引而来的老人,何尝不是在子女陪伴缺失下,被别有用心的营销人员钻了情感空子呢?
令人担忧的是,这类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已发展成产业链。从精心营造“健康讲座”场景,到设计极具迷惑性的“亲情营销”话术,从编造各种科技概念误导消费者,到采用拖延退款的手段逃避责任等,环环相扣。我们必须反思,仅依靠执法部门打击,无法彻底铲除这颗危害社会的 “毒瘤”,打破这一困局,需要构建一个多方协同合作的防护体系。
比如,子女给予父母更多日常关怀,无疑是最温暖且有效的一道 “防火墙”。社区开展的嵌入式养老服务,则可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压缩套路营销的机会。更关键的是,整个社会都应凝聚更大的共识,在数字时代全方位呵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积极回应其精神诉求以及融入网络社会的期盼。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如何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畅享“银发经济”红利,已然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当我们谴责无良商家的恶劣行径时,还应该从关怀老年人、完善价格监管、线上线下消费环境协同治理等多方面做好加法,合力破除针对“银发族”的套路和陷阱。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