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路上一棵香樟树
因“爱心”爆红网络
自然形成的浪漫景致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最近,市区滨江路一棵香樟树因为有一个“爱心”,吸引了网友拍摄短视频,突然在网上火了起来,不少市民网友循着短视频前去拍照打卡。记者也实地探访了这棵“爱心树”,并采访林业专家,了解其“成长故事”。
眼尖网友发现“爱心”
滨江路这棵树火了
前几天,网友“苏翊”在网上发了一条短视频。视频所拍摄的是在滨江路边的一棵行道树,因为树枝形成了“爱心”,受到了很多市民、游客的关注。一时间,不少人跟着这条短视频找到了“爱心树”,并拍照发到网上。很快,这棵树火了起来,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根据视频里的信息,记者来到滨江路象山景区2号出口附近,找到了这棵“爱心树”。要想看到“爱心”,人得站在马路对面,远远望去,“爱心”是由几根生长方向不一样的树枝构成的。
记者采访期间,也有不少市民来到此处,掏出手机拍摄。市民黄小姐告诉记者,她看到网上短视频后,觉得这树特别有意思,就约上好朋友一起来打卡。
市民赵先生也来拍“爱心树”。他告诉记者,自己就在附近上班,经常会在滨江路散步,但一直没发现这个“爱心”。“网友们的眼睛真尖,观察力太敏锐了,发现了我们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美。”
记者检索多个短视频平台发现,最近几天发布滨江路“爱心树”的视频不少。在有的视频留言中,不少网友晒出自己去打卡“爱心树”的照片,有一位广东网友还让在桂林的对象情人节前夕代其打卡。
自然形成的“爱心”造型
这个“爱心”是怎么形成的呢?记者采访了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科高级工程师孙颖。
孙颖告诉记者,这棵“爱心树”是香樟树。仔细观察树枝之后,他指着“爱心”上部说,有一根树枝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弯曲垂落,垂落的部分出现了断裂,随后又往上生长,形成了独特的形状。这个形状与其它树枝一起,从一个固定角度上看,形成了“爱心”。从这些树枝的生长情况分析,这个形状是自然形成。“如果不是网友发现后拍了视频发布到网上,我们工作人员也没注意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情况。”
记者留意到,形成“爱心”的树枝上缠绕了其它植物。孙颖表示,这是附生的蕨类,有狼尾蕨和槲蕨两种,与香樟树形成共生关系。蕨类一般靠随风飘散的孢子繁殖,而樟树树皮粗糙空隙多,为蕨类孢子附着提供了理想基质。狼尾蕨和槲蕨吸收空气中的养分和水分生长,并不会影响樟树的健康。
据介绍,香樟树是桂林城区广泛种植的一种行道树,滨江路(文昌桥到解放桥)两侧路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了400多棵。除了在滨江路外,在中山北路、中山南路,道路两侧也种植了不少香樟树。
香樟树的优点很多,“属于樟科的香樟树能散发一种独特木质香气,病虫害少,适应桂林的气候。它的树枝又粗又壮,看上去苍劲有力,很有年代感。”孙颖说,与其它很多落叶树不同,香樟树在春季集中落叶。每年3月、4月,随着气温上升,香樟树一边长出新叶,一边褪掉泛红泛黄的老叶,一树红黄绿杂糅,颜色颇为漂亮。
如今,在靠近漓江一侧的人行道上,高大的香樟树与榕树树枝交错,形成了一条林荫绿道。
城市“大园林”中的浪漫景致
香樟树作为南方常见的常绿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其树冠如盖、四季苍翠,成为优良的行道树与庭荫树,近几十年里被广为栽植。它虽不似红豆、连理枝般直抒爱意,但文化意蕴与爱情紧密相连。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香樟树与爱情的关联在江南民俗中尤为显著。江浙地区自古流传“女儿树”婚俗,父母在女儿出生时种下的香樟树,被称为“女儿树”。女儿出嫁时,这棵香樟树会被做成两个陪嫁的樟木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的寓意,寄托对婚姻长久的美好祈愿。
在灌阳县新街镇龙中村富瑞坪,也有几棵古老的樟树。灌阳县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陆仕臣告诉记者,穿过村里一道古香古色的月洞门,就能看到两棵200多年树龄的老樟树并排而生,树前立着两个大大的同心锁,还有一块写着“百年好合”字样的牌子。樟树如一对夫妻相偎相依,村里人也叫它们鸳鸯树。在月洞门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据村里的老人所说,这两棵老樟树共同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在桂林,香樟树广泛种植,既有高大挺拔的树形,也有如伞如盖的景观。有网友说,桂林不仅有秀丽的山水,还有优良的城市绿化,各种树木将城市装扮成了一个巨大的园林。滨江路这棵“爱心树”,正是桂林这个“大园林”中一个浪漫的独特景致。
记者谭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