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国两大橡胶工业制造基地之一
阔步前行的桂林很“胶”傲
![](https://nimg.guilinlife.com/?url=https%3A%2F%2Ff.glshimg.com%2Fimage%2F2025%2F0212%2Fb5214c74ba840ad568844063eec0e5c4.jpg%21shw-800.800)
中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 (桂林蓝宇供图)
□本报记者 唐健扬
橡胶工业是桂林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60年代国家启动“三线建设”,在背靠全球最大橡胶产地东南亚地区的桂林布局橡胶全产业链,桂林逐渐发展成全国两大橡胶工业的制造基地之一。
近年来,桂林市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全面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全市橡胶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去年11月21日,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蓝宇”)研制的中国首条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装配空客A320飞机在桂林两江机场试飞圆满成功。桂林蓝宇国产轮胎得到了试飞机组的高度评价,认为国产民用航空轮胎操纵感觉良好,滚转稳定性和抗湿滑性能不输于进口轮胎,试飞结果符合经批准的飞行试验大纲要求,取得了圆满成功。
试飞成功不久,中国中化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再传喜讯!桂林蓝宇发布了6个机型12种规格的民航轮胎,所有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覆盖我国80%民航机队配套品类需求,这意味着更多“桂林造”国产民航轮胎加快了上天的步伐。
大型民航轮胎是影响飞机安全的A类关键零部件,全球只有屈指可数的企业可以研制生产,过去我国民航轮胎主要依赖进口。为解决这一问题,2022年以来桂林市全力支持桂林蓝宇建设大飞机航空轮胎产业基地。多年来,桂林蓝宇积极开展民航轮胎设计、制造、检测技术研发,成功研制了基于国产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民航轮胎。
自此,桂林翻开了国产民用航空轮胎的崭新一页。
把视线从空中转移到地面。研磨、装配、抛光……在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组装一台高约4米,长、宽各约3米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机头。
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是生产高性能绿色轮胎的核心装备,这一设备能够同时将5种不同的胶料在机内复合挤出,能有效解决绿色轮胎最关键胎面部件机内复合挤出工艺难题。
“在五复合技术出现之前,全球最先进的四复合挤出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尽管我国早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大国,但仍然面临着高端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发展瓶颈。”公司董事长谢磊介绍。
如今,公司所研发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已突破发达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其核心发明专利“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首创双重锁紧保障设计和基于橡胶黏弹特性的分型面及流道型腔设计等技术,解决了绿色轮胎胎面设计制造中高耐磨性、抗滚动阻力等关键技术难题,加快了中国民族品牌绿色轮胎走向世界的步伐。
目前,依托桂林蓝宇、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等企业,桂林已经打造从橡胶加工装备到成品工程轮胎、飞机轮胎、汽车轮胎、乳胶制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20年,桂林经开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橡胶产业)。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住桂林全国政协委员区捷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的提案》。区捷在经过调研后认为,桂林市橡胶工业底蕴深厚,行业内门类较齐全,具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此外,还拥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和国家级研究、检测机构,而且高校众多,科研人力资源配置完整,桂林市有足够条件推动橡胶产业迈向国内最强。
为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桂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工作,强调要尽快理清桂林橡胶行业发展需要的国家政策,尽早达成共识,争取政策落地;重点研究一些可争取的具体事项,力争通过提案落地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
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桂林将不断强化龙头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筹备百亿橡胶生态产业园,构建橡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橡胶机械及橡胶制品重要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