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是正月十二,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委江头老村、江头新村、江头北村等自然村热闹非凡。从清晨开始,锣鼓声、鞭炮声不断,两支社火队分别从江头新村、江头老村出发,挨家挨户“打社火”。
打社火是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及周边村落一种通过模仿历史英雄、神话人物开展的特色民俗活动,也是江头村一带村民迎接元宵节的一种方式。打社火集锣鼓、游艺、杂耍于一身,核心是表演,表演者均为青少年,2020年列入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头新村的社火队共17名演员,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7岁,他们分别扮演17个历史英雄、神话人物,包括程咬金、秦琼、关羽、张飞、孙悟空、杨戬、土地公、判官等。只见他们身穿各式服饰,手拿代表这些人物的武器、物件,一字排开,走村串巷到各家各户表演。
社火队到达前,先以礼炮提醒家主,6名大乐师在村口奏乐,村民则会在家门前摆起案台,准备好大米、茶水、红包、糖饼、水果等物品,社火队到来后放鞭炮欢迎。在村民家的客厅中,领队与村民互相鞠躬问候,社火队随后进行“开山斧”“二路棍”等打斗表演,以及“财神到”作揖祝福等。
“有些村民会让所有角色进屋表演,有些村民则喜欢请头角(程咬金)、单棍(孙悟空)、末角(判官)作为代表表演,所以这三个角色的表演者也是队伍中最忙的。”这支社火队的一位领队介绍,他们正月初六开始选角、排练,正月十一正式开始打社火,每天至少要走4万步,估计两天会走300多户,足迹覆盖多个自然村。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参与打社火的孩子都由家长陪同。其中一位家长伍秀艳表示,孩子今年上初二,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一家人平时住在南宁,多年没有回村过年,今年春节有充裕时间,她就专门带孩子参与打社火活动。
当天中午11点多,江头老村社火队回到村中戏台表演。13名演员身着戏服扮演不同角色,按顺序依次表演,十分用心卖力。“角色、服饰、脸谱其实都有书籍记载。我们这支队伍是传统的13个角色,新村的队伍后来新增了4个角色,但表演内容基本一致。”该社火队的领队伍家顺年近70岁,已组织了20多年的打社火活动。他表示,队伍中有几件服饰在他5岁时就已经有了,一直传到现在。
江头村村支书伍剑锋介绍,打社火作为一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民俗活动,一般在元宵节前进行。700多年来,这项活动通过群体传承和家族世代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近年来影响越来越大。
记者林扬 邢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