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大桥引桥预制梁架设圆满完成,项目进入新阶段。(拍摄:陈曦文)
近日,广西阳朔县公布2024年经济运行成绩单。2024年阳朔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90亿元,增长3.4%,排名全市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09亿元,增长9.8%,排名全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74.66亿元,增长2.2%。
重大项目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的“压舱石”,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阳朔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充当项目服务“店小二”,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强化各方面要素保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打通项目落地“肠梗阻”。把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当做实干比拼的考场,以实干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拉满“进度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靠前服务强化项目谋划储备
“原来还有那么多细节要注意,你们的上门送政策服务让我们单位在项目谋划储备、资金争取上更有信心了。”阳朔县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感激的说道。2024年,阳朔县发展和改革局为进一步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组建项目谋划工作组,深入到该县城市管理监督局、卫生健康局、水利局等项目业主单位,精准对接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工作,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相关政策的重点支持范围、支持比例进行逐项答疑解惑,为项目业主单位扫清政策盲区,理清项目储备思路。
近年来,该县紧跟国家政策最新导向,聚焦“两新”“两重”“平急两用”等重点方向,围绕重大项目谋划三年攻坚行动,高质量开展项目谋划工作。2024年启动项目谋划百日攻坚行动,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79个,总投资35亿元。成功入库项目58项,计划总投资29.45亿元,项目储备数量超预期目标。
2024年,该县抢抓增量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共有14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增发国债等上级资金1.8亿元,创近十年新高。并荣获202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县”称号,获奖励资金5000万元和300亩用地指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县域经济增长和重大项目推进提供更为坚实的资金后盾。
精准施策赋能项目提速增效
福利大桥引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兴安至阳朔公路延长线路基已全线贯通、阳朔汽车客运一级站正式启用、木浪岗水库扩容工程实现开工……该县重大项目建设频传捷报。
近年来,该县持续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四块钱”支持的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和资金支出。2024年,该县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联合攻坚行动,推动项目审批从审批服务中心前移到项目现场、从审批部门单向服务提升为与项目业主联合现场办公,2024年累计召开重大项目协调服务“直通车”会议10余次,攻坚解决迷山·阳朔国际运动休闲度假项目等11个问题。
为推动全县重大项目拼抢工期,不断刷新“进度条”。该县制定中央预算内、自治区层面、市层面、县领导跟踪服务“四张重大项目清单”,落实联系领导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实施月月通报晾晒、季季拉练观摩、常态化集中开竣工等推进机制,倒逼项目建设攻坚克难、提速增效。2024年,全县列入市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9项,全年完成投资16.49亿元。全县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2个,完成投资29.5亿元。
经济分析巩固平稳向好势头
2024年阳朔县县域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向好、稳中有进态势。投资指标降幅持续收窄,消费指标提速向好,企业培育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和一产增长支撑明显增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主体稳步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末答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年,阳朔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在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排名第二。分领域看,建安投资35.17亿元,同比增长14.4%;基础设施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同比增长9.9%,排名全市第四;建筑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9.8%,排名全市第四;建筑业产值3.09亿元,同比增长26.2%,排名全市第一。
2025年,阳朔县发展和改革局将继续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民生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科学谋篇布局,强化要素保障,积聚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稳农业、强文旅,做大做强工业文章,提速产业园区建设,补齐工业短板,建立更完善的产业体系。实施交通、能源、环卫、水系、园林绿化等“五大系统”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全年谋划新项目60个以上,实现3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通讯员 陈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