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春节期间,由于聚餐频繁且讲究饭菜丰盛,很多家庭都会产生大量的剩菜。然而剩菜一旦保存不当,将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那么,剩菜到底能不能吃?2月4日,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管雅文提醒,剩菜能否食用,需综合考量食材特性、储存条件和时间。在处理剩菜时,应尽快分装冷藏,并尽量在较短时间内食用完。如果剩菜放置时间过长、出现异味、变质或被污染等情况,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种情况则不能食用,果断丢弃。同时,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尽量吃新鲜的菜品,避免长期食用剩菜剩饭。
“不能隔夜吃的菜主要包括绿叶蔬菜、海鲜类、凉菜、豆制品、蛋类等。”管雅文表示,绿叶菜最好不要剩。因其反复加热后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尽量当餐吃完。如果吃不完应尽快分装冷藏,不超过24小时;鱼虾蟹贝等海鲜类为高蛋白食物,隔夜后易产生组胺,可能引发过敏或食物中毒,最好当餐吃完;凉菜与豆制品水分含量高,容易滋生细菌(如沙门氏菌),冷藏后口感变差且安全性低,隔夜后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且不适合加热处理,尽量当餐食用;没有煮熟的鸡蛋与半熟肉类未彻底加热的食材易残留病菌,二次加热后仍存在风险,最好也不要放置太久。
如何科学处理剩菜?管雅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储存阶段,要注意分层管理和提前分装,剩余的饭菜宜用保鲜膜、保鲜袋、密封盒等密封,避免食品在冰箱内的交叉污染。不同剩菜分开储存,剩菜放置于中层,生熟分开以防交叉污染;其次,注意温度控制,不同类型的食物需要不同的储存温度。例如,乳制品应放在冰箱的上夹层,而肉类则应放在温度最低的位置;加热阶段则要巧用烹饪方式。蔬菜类剩菜可改为汤羹(如青菜煮豆腐),高温煮沸降低亚硝酸盐风险;肉类剩菜可添加新鲜蔬菜翻炒(如回锅肉加青椒),平衡营养并减少油脂摄入;米饭可制作成粥或炒饭,避免油炸,增加热量负担。同时,剩菜储存需遵循“2小时原则”。即烹饪后2小时内放入冰箱,避免室温下细菌滋生,加热时需充分沸腾,不可反复加热。
她提醒,即使是冷藏保存,也有一定的保质期,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另外,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吃含有高糖分的食物,以防摄入糖分;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剩菜。若食用后,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曹洋)
通讯员: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