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广陆自动化车间实现了“少人化”,部分生产线还实现了“无人化”。
记者徐莹波 摄
开栏语: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近年来,桂林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了《桂林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不断在技术和应用上迭代,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让科技成果跑出转化“加速度”,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位列广西各设区市第一。
为助力桂林工业振兴,提升“桂林造”影响力,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走进桂林‘小巨人’”专栏,探访部分“小巨人”企业的“独门绝技”,宣传行业“隐形冠军”,向读者介绍桂林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与成效。
□本报记者 徐莹波
从智能港口到现代物流,从量体裁衣到买菜称重,从载人航天到资源勘探……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测量”就像一个“隐形把关人”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测量领域,多项专利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解决了量具行业国外“卡脖子”问题,并有力推动中国工业测量技术的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高铁(桂林)广西园的桂林广陆,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他们或娴熟地操作机器加工零部件,或组装成品,互相配合,紧张有序。桂林广陆智能制造部部长蒋桂平说:“我们正根据订单情况加班加点生产,同时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按时向客户交货,全力以赴确保一季度生产经营开门红。”
中国量具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产品门类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但在过去,在高端数显量具量仪领域,电磁感应芯片技术一直被瑞士Sylvac公司、日本三丰公司两家企业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造成中国量具行业大而不强——部分量具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有的知名企业被外资收购;量具行业出现逐步被外资蚕食、控制的风险。
“量具行业是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行业。高端数显量具在工业生产、科技研发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产品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很容易被外资‘卡脖子’。”桂林广陆有关负责人说,“在高端数显量具中,最核心的技术是芯片,只有攻克电磁感应芯片技术难题,中国量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能掌握话语权。”
从2010年起,桂林广陆在引进吸收国外企业电磁感应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创新,成功研发出IP67数显防水卡尺,可在冷却液、水、油中使用,并具备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其中使用WIFI无线数据传输通信距离达120米。广陆IP67防水数显芯片产品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打破欧洲、日本在电磁感应芯片技术领域的垄断,使企业在参加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全面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桂林广陆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先后投入近亿元对企业生产加工设备实施自动化改造,实现了主要产品、主要工序自动化生产模式,车间实现“少人化”,部分生产线还实现“无人化”。同时,在数字化运营方面,企业先后引进和开发了一批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全新的数字化生产管理模式。
桂林广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使生产部门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明显提升,多道关键工序的一次交检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5%以上,企业生产能力也实现超30%的增长,并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前些年,我们在市场调查时发现,公司生产的工业测量产品比外国企业生产的高端产品,在测量精度上有0.01毫米的差距。”该负责人说,“0.01毫米的台阶必须跨越,选择改变就要做到最精细。”
为此,桂林广陆在材料选定、完善工艺、优化芯片等方面反复试验,经过不断迭代改进,近年来研发生产出“一丝精度卡尺”系列产品。这些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海内外客户的充分肯定,并成为量具行业标杆产品。
由于桂林广陆在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公司还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广西智能制造标杆、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桂林市市长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该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桂林广陆将深耕工业测量领域,加快“专精特新”和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努力拓展更多未知的测量领域,让“桂林造”量具产品进入更多国家市场,助力中国量具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