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心有所“暑” 大学生返乡“托”起儿童七彩假期

来源: 桂林生活网 2024-07-23 11:23:10 我来说说 阅读

  暑假期间,在家乡的召唤下,不少灵川大学生放弃了假期休息时间,选择返乡当“老师”,进入社区开展义务家教活动,用所学所长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精彩的暑期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带领孩子们学习唱歌和舞蹈。 黄社辉摄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摘一朵送给你…”走进灵川县城南青年之家内,阵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孩子们正跟随着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认真地学习着歌曲《萱草花》的旋律和动作。

  这个开课点的负责人彭妍是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大三学生,是灵川县灵川镇人,大学期间,她与同学以广西师范大学百灵鸟美育浸润实践团为依托,成功申报了“七彩假期”国家级项目,并组建团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是她第二次返乡进行义务家教,这次她还邀请了5名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的外地学生,一起组成社会实践团队,负责县图书馆和县城南青年之家两个开课点的义务家教。

大学生志愿者在教孩子们学习歌曲。 黄社辉摄

  彭妍介绍道,本次她们共开设了音乐舞蹈、文学素养、安全以及卫生等多门课程,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她说:“这个活动能锻炼我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我也想把所学知识与经验带回来,为家乡孩子打开知识之窗。这也是我反哺家乡的方式,期望为家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舞蹈专业的林乐怡这次放假也没有回福建老家,而是跟着团队来到灵川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她告诉记者,这个暑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非常难得的经历。她说:“队长的经历,让我看到义教的价值,从而萌生了加入团队一起进行社区义教的想法,给孩子们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收获成长。”

  今年暑期义务家教进社区活动在灵川县共开设四个开课点,课程也不再局限于语数英等文化课程,还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故事,以及扎染、绣球、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程。在灵川县九龙社区开课点,扎染和绣球这两门课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报名参加。自己动手做一块小小的扎染布料,或者是耐心缝一个绣球,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又有趣的体验,孩子们纷纷沉浸在其中。“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扎染。因为它简单易制,而且做出来是独一无二特别漂亮的。所以我觉得扎染会很好”小朋友肖钰霏说。

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安排了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程。 黄社辉摄

学生在亲手体验扎染的魅力。 黄社辉摄

  大学生志愿者阳巧媛认为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所以开设了这类课程,让孩子们多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提到本次义务家教活动,她认为非常有意义,“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这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专业技能的提升。小时候,我也参加过城南社区的义务家教活动,现在也想像老师一样,教给小朋友们知识。”她说到。

  据了解,灵川县从2017年开始开展暑期义务家教进社区活动,该活动旨在利用大学生暑假返家乡时间进社区开展义务家教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收获更多知识,为他们打开视野之窗。同时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公益课堂,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促使大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学习。截至目前,全县在九龙社区、城南社区、县图书馆等4个社区,共提供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手工实践等服务课时7240余节,累计服务困难学生3000人次。

  共青团灵川县委员会书记李庆尚说:“自2017年以来,县团委共招募了300多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义务家教进社区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形式也多样,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团县委将继续发挥共青团凝聚青年的作用,倡导广大本土大学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拓宽义务家教进社区的范围和深度,也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多彩的假期活动。”

  灵川融媒  王道梅\文    黄社辉\图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