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看博物馆之宝”成网络热门话题 来看看桂林各博物馆的“看家宝”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4-05-21 10:42:24 我来说说 阅读

 


  →携琴访友图梅瓶。

  近日,话题“文化中国行 看博物馆之宝”在全网持续升温,各地媒体纷纷响应,竞相展示城市博物馆的珍藏瑰宝,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桂林是首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殊荣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日前,记者深入我市各博物馆,探寻那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珍贵文物,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它们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桂林博物馆:青花文武图梅瓶

  上周末,记者来到桂林博物馆,馆内熙熙攘攘,游客络绎不绝,柔和的光线在古老的文物上流转,与弥漫在空气中的古香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沉静而深邃的历史氛围。

  在桂林博物馆的众多展览中,位于三楼的“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展区尤为引人注目。游客们纷纷驻足,赞叹不已。来逛展的江苏唐女士惊叹道:“这里的梅瓶真多,每一个都如此精致,我真想把它们都拍下来。”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桂林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明代各类梅瓶的收藏量高达300余件,这一数量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更在梅瓶收藏领域中独树一帜,彰显了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梅瓶是一种古老的器物,具有储酒、装饰的实用价值。自唐代起,梅瓶的形制便有所记载,宋代时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代表。而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青花瓷器烧造技艺的炉火纯青,梅瓶的艺术价值更是达到了巅峰。梅瓶短颈、小口、丰肩、圆腹、敛腰、窄胫的典雅造型,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记者跟随指示牌缓缓步入“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展区,欣赏这里陈列着的各式各样的梅瓶,它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每一个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对“镇馆之宝”——青花文武图梅瓶。

  站在青花文武图梅瓶前,记者被它们那精美的工艺和深邃的意境所震撼,瓶身上的青花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这两只梅瓶分别绘有西溪问樵图和携琴访友图,画面生动细腻、意境深远。

  西溪问樵图中,身着官服的高士与砍柴归来的樵夫相互致意,展现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携琴访友图中,琴童携琴引路,高士神采奕奕地前往拜访好友,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雅致场景。这两幅图案以明代服饰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彰显出古人对知音的珍视与追求。

  伯牙子期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对知音的渴望与珍视,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身份地位的精神交流。这一文化符号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这对青花文武图梅瓶上,伯牙子期的故事被能工巧匠以陶瓷为载体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展现了明代青花瓷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这对梅瓶不仅是对明代青花瓷艺术的完美诠释,更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的深情致敬。其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巧思与匠心,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如今,这对青花文武图梅瓶已成为桂林博物馆的骄傲与象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品味,共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桂海碑林博物馆:《龙图梅公瘴说》石刻

  桂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奇峰异石间,摩崖石刻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故事。而谈及桂林摩崖石刻最集中、观赏价值最高的地方,无疑是位于七星景区内的桂海碑林博物馆。

  近日,记者来到桂海碑林博物馆,穿过郁郁葱葱的小径,来到龙隐岩洞口前,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映入眼帘,它静静地伫立在山壁旁,宛如一位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一段尘封的岁月。

  走进亭子,眼前便是那块历经800多年风雨洗礼的《龙图梅公瘴说》石刻。尽管岁月在其表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其古朴与庄重依旧不减分毫,令人心生敬畏。石刻上的文字依旧清晰可辨,透露出一种沉静而深远的美。

  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石刻不仅是桂海碑林的“镇馆之宝”,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石刻上所刻的《五瘴说》,出自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之手。这位才华横溢的四川才子仕途坦荡,曾执掌昭州(今广西平乐)知州之职。面对历史中常被冠以“瘴气”之名的昭州,梅挚并未畏惧退缩,而是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心声,以犀利的笔触写下《五瘴说》,痛斥官场腐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其所述“五瘴”——租赋之瘴、刑狱之瘴、饮食之瘴、货财之瘴、帷薄之瘴,均是对官场弊病的深刻剖析。

  南宋绍熙元年,广西漕运官朱晞颜在阅读《五瘴说》后深受触动,挥毫泼墨写下跋语,并请石俛书写后镌刻于龙隐岩洞口,形成了我们如今所见的《龙图梅公瘴说》。在跋语中,朱晞颜进一步升华了主题,他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死得其所”,并明确指出贪腐之官即便身处繁华之地也难逃厄运,而清廉之士则能坚守初心,如履平地。他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表明在“瘴乡”任职两年间,从未因病告假,坚定地认为瘴气非来自岭土,而是人心自为之瘴,发人深省。

  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洗礼,《龙图梅公瘴说》石刻依然屹立于桂林龙隐岩,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对古代廉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现代人心灵的洗礼与启迪。每当游客驻足观赏,都能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崇高精神追求。1963年,郭沫若曾到此一游,并留下“梅公瘴说警人心”的诗句,足见其对这一石刻的极高评价与深刻认识。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圜底陶釜(残片)

  甑皮岩遗址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标志性遗址,也是中国制陶技术起源的重要地点之一。

  踏入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记者仿佛踏进了时间的隧道,万年前甑皮岩先民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馆内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精心复原的洞穴,让人仿佛置身于桂林祖先们繁衍生息的古老时代。经过两次精细的考古挖掘,遗址中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其中最为夺目的,莫过于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圜底陶釜(残片)”。

  圜底陶釜(残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成型的陶容器之一,是陶器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造型独特,敞口、圆唇、斜弧腹,胎质略显疏松,夹带着粗石英颗粒,烧成温度极低,器表开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原始而古朴的美感。

  仔细端详这件陶釜残片,你会发现它的制作虽显粗糙,却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器表大部分为素面,仅在口沿部分隐约可见粗绳纹的痕迹,这些细微之处无不向我们揭示着陶器起源的奥秘。

  结合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想象桂林先民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或许用这件陶釜烹煮美味的食物,或许用它储存清水或粮食,陶器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与他们食用水生螺蚌类介壳动物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如今,站在甑皮岩遗址前,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那些古老的桂林先民进行心灵的对话。他们的生存智慧、生活习俗以及与我们之间的异同,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到了生动展现。甑皮岩遗址不仅是一处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带我们探寻祖先足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灵渠博物院:胡人俑

  在风景如画的兴安灵渠,有一座独特的建筑,那便是灵渠博物院,它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静静地诉说着跨越千年的历史故事。

  灵渠博物院是“广西十佳县级博物馆”之一,占地12000平方米。走进博物院,5个常设展厅与1个临时展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每一间都像是历史的一扇窗户,打开它,便能窥见灵渠文化的瑰丽与多彩。

  在灵渠博物院众多珍贵的展品中,一尊胡人俑格外引人注目。这尊陶制胡人俑是灵渠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是1983年在灵渠沿岸的石马坪汉墓群中被意外发现的。胡人俑高15厘米,身作顶灯状,鼻梁高挺,眼睛深邃凹陷,络腮胡浓密,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代西亚人种的特征。站在它面前,能够感受到那股来自遥远异域的神秘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尊胡人俑与合浦港口出土的胡人俑在形象上极为相似。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胡人俑在灵渠附近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当时海外商贸交流已经通过水路延伸到了灵渠地区。与胡人俑一同被发现的还有玛瑙、水晶珠、琉璃珠等来自波斯湾的珍贵物品,这些物品无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这些珍贵的文物,揭示了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与波斯湾沿岸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更证明了汉时灵渠已经成为连接中原与域外各民族的重要桥梁,是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

  记者刘琪 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刘琪 摄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