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旅游“成绩单” 透露了哪些信息?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4-05-10 10:21:14 我来说说 阅读

  这份旅游“成绩单” 透露了哪些信息

  

游客们挑选心仪的旅游产品。

  

游客在正阳步行街的旅游门店咨询。

  编者按

  “五一”假期已经落幕,一系列亮眼的数字彰显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蓬勃活力,也透露出旅游市场的一些新趋势和新变化。从今天开始,本报将以“五一”假期中,桂林在旅游、交通等方面的数据为主线,邀请相关行业人士,一起解读其中积极的信号。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桂林文旅持续火热,实现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双丰收。据测算,5月1日至5日,全市共接待游客48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16亿元,同比均有所增长。数据之下,呈现的是旅游市场人气爆棚、各大景区人潮涌动……这些“热辣滚烫”的景象,展示了桂林文旅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其背后又透露了哪些信息?记者请相关人士进行了解读。

 10.74%和9.69%的同比增速

  旅游下沉带来利好

  “五一”假期,文旅部发布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桂林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据测算,“五一”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48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增长154.98%;实现旅游总收入50.16亿元,同比增长9.69%,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增长147.88%。

  桂林的数据位居广西前列。根据南宁文旅部门发布的数据,“五一”假期,南宁市共接待游客528.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21亿元。柳州文旅部门发布数据称,“五一”假日期间,游客量排全广西第三。

  旅游平台大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几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外,旅游下沉化趋势明显,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报告称,包括桂林在内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是热门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

  “桂林一直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历来都受到游客热捧,而旅游的下沉趋势无疑更加带来利好。”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宁丽观察到,今年“五一”假期的国内旅游市场维持在2023年高位基础上,还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其中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市场,是特点之一。郑宁丽认为,这个特点正在成为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桂林是老牌热门旅游城市,一直都有较为稳定的客源。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逃离’一二线城市的拥挤,到性价比更高的小城市来一场‘不计划、不赶趟’的旅游。”郑宁丽认为,两个因素综合起来,是今年“五一”假期5天时间里有近500万人次抵桂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

  ↑游客在日月双塔前拍照。

  ↑有序排队乘船游览两江四湖。

  ↑游客们品尝桂林风味小吃。

  反向旅游趋势下 县域旅游的数据十分亮眼

  如果说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下沉化趋势明显,那么“反向旅游”则是再延伸。避开传统热门景区景点的“人从众”模式,到近郊、周边、县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发现美好风景成为抵桂游客新的热门选项。

  假期里,一段标题为《桂林一景点“调集水军备战”》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只见近百张竹筏行驶在漓江阳朔段上,场面颇有气势。这名博主配文:“知道的,我是来旅游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瑜正在调集江东水军备战。”视频一发出便引来无数网友围观,网友们纷纷笑称:“陆地已经够拥挤,水上也不能示弱。”

  实际上,这则短视频火爆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市县域旅游的状态。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漓江游船与游览排筏共接待游客达15.42万人次,在蓝天碧水青山间,游客们沉醉于漓江精华段的自然之美、山水之韵、生态之魅。

  根据已对外发布的多个县域的数据来看,阳朔县共接待游客77.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1.4亿元;兴安县共接待游客33.79万人次;荔浦市接待游客约23.25万人次……

  反向旅游的热度在哪?早在“五一”前就有趋势。携程当地向导业务发布《2024年五一特色出游趋势洞察》显示,包车出行、约个向导深度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更加受到追求松弛出行与深度体验的游客青睐。其中,桂林上榜今年“五一”境内包车游的热门目的地,阳朔成为县域包车游目的地“新星”。

  “如果说,不走北上广等这些大城市路线,反之来到桂林这样的小城市属于下沉旅游,那么再去桂林周边的县域则是‘反向旅游’再延伸。”桂林市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唐红玲认为,这种现象的背后,得益于前期一系列营销“种草”效应,还有社交媒体对当地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大范围传播。除了桂林,甘肃天水、山东淄博、贵州榕江、贵州西江、安徽宏村等,凭借美食、足球、古镇等一个个出圈标签爆火,并将流量转为人数和消费,带动成倍旅游经济增长。

  这方面,桂林做足了文章。龙胜以“地球上最美的曲线”作为宣传点,早就对外发布信息,要举办开耕节活动,欢迎广大游客前去观赏体验;兴安直接以“避开人潮”为关键词,吸引游客去猫儿山开启休闲玩乐模式;荔浦打造亲子游热度,在丰鱼岩推出系列特色活动,吸引大批游客;资源在天门山景区举办传统习俗“抛饭”,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这样的方式,既让游客体验到了当地民俗,也沉浸式感受了自然美景,换来不少游客主动向更多网友宣传。”唐红玲认为,现在的游客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需求快速增长,求新求异去探索更多非传统目的地,通过参加民俗活动、品尝地道美食、体验传统工艺等方式,深度体验不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成绩单”的背后 桂林苦练“内功”

  “接待游客48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实现旅游总收入50.16亿元,同比增长9.69%。”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有备而来”的体现,更是桂林苦练“内功”的效果。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梁业章博士、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市在产业融合、年轻态文创产品开发、文旅惠民、应急机制高效灵活等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

  比如产业融合的体旅融合方面,桂林加快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出一批户外探险、山地自行车、攀岩、徒步等体育项目。随着自驾游市场的火爆,桂林积极打造交通与旅游融合的新业态,通过建设自驾游营地,提供便捷的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自驾游客来桂林旅游。农旅融合中,桂林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农家生活和农耕文化。

  积极开发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文创产品,赢得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近年来,桂林将山水风光、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打造具有桂林特色的年轻态文创产品,满足年轻游客的消费需求,提升了桂林旅游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文化和旅游消费有效释放,离不开文旅消费惠民措施的推出。近年来,象山景区等实现免费开放,鼓励各旅游企业出台各类优惠,开展系列惠民文艺演出等,加上桂林美术馆、桂林博物馆、兴安灵渠博物院、恭城三庙两馆等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深入感受桂林的民俗风情。

  桂林是广西重要的旅游城市。早前,自治区文旅厅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桂林文旅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山水品牌享誉世界,对全区文旅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突显。

  对此,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高元衡博士、研究员认为,桂林山水舞起“龙头”,必然要持续开展几个“加强”。加强漓江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呵护好绿水青山;加强上游水源地、河道水体、山体植被的保护,协调好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加强漓江景区提质升级,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强漓江景区游船标准化建设,开辟桂林市区至漓江游船码头专线车,拓展漓江景区的旅游新业态,推动漓江景区的立体化利用,从水面向陆面、空中拓展,以及协调好漓江全程游览和分段游览的关系,推动定制化游览。此外,要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网上漓江景区。

  “串珠成链,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加强‘龙头’作用。”高元衡表示,公共交通建设是搞好旅游的命脉。接下来,还应继续加强桂林西站、阳朔站等高铁站点的旅游公共交通建设,打通高铁站到景区、市区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桂林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加强桂林市区至阳朔西街、龙脊梯田、龙胜温泉、灵渠、八角寨等各大景区的旅游专线车线路和定制班车线路。尤其是目前“反向旅游”热潮下,应积极在县域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开辟县域公共交通场站到热门景区的线路,实现市区—县域—景区的一站式换乘。

  记者马翔 文/摄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