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临桂“会仙板鸭”走俏年货市场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2-02 15:33:25 我来说说 阅读


  


  ▲工作人员在板鸭作坊内忙碌。 记者秦丽云 摄

  


  ▲正在晾晒的腊鸭肠子。 记者秦丽云 摄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实习生苏子轩 通讯员吴斯辉)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被誉为“板鸭村”的临桂区会仙镇旧村,村民制作的数以万计的“会仙板鸭”走俏年货市场,并迎来了一年中的销售高峰。

  在旧村,每到冬天,有多达95%的农户都有腌制腊味板鸭的习俗。旧村的板鸭源于清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因制作过程中需要上板加以定形和整形,再行风干,遂称之为“板鸭”。

  1月29日,记者来到会仙镇。该镇集镇两旁的农家或店铺内,挂满了一排排的板鸭,不少人家正忙着赶制板鸭。

  旧村人一直坚守着板鸭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选一只超过3斤重的麻鸭,经过宰杀、褪毛、开膛砍骨、腌制、定形、晾晒等十几道工序,耗时15—20天的风干,“会仙板鸭”就制作完成了。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肉质软脆、肥瘦相宜等特点,让“会仙板鸭”看起来诱人,吃起来更是堪称“至味”。

  与板鸭制作忙碌的景象相“匹配”的,是走俏的销售行情。

  “这几天,不仅很多本地顾客前来购买,还有山东、辽宁、贵州等外地的顾客通过网购渠道下单。”正在自家作坊内忙碌的村民李美艳告诉记者,有些顾客一下单就是数百只,“只有加班加点赶制板鸭,才能赶得上供应。”

  傅永兴板鸭是旧村板鸭的代表。临近春节,在傅永兴板鸭腊味加工场里,工人们正忙碌着准备春节板鸭订单的货品。在作坊内,傅永兴板鸭第五代传承人付任杰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接单的忙碌状态。“从农历十月开始制作板鸭,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我家已销售板鸭7万多只。日销售量最高时可达1500只。”付任杰说,春节前后是板鸭的销售旺季,目前作坊内的工人由原来的10人增至15人,每天的订单都很多,为了防止漏单,他专门找来一块记录板,把每日需提交的订单标注清楚。

  付任杰还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线上线下销售的“双管并进”,旧村“会仙板鸭”的销售范围不断延伸,已从本地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销售量也不断增加。“去年春节前后,我家卖出板鸭5万只左右,今年春节前后有望突破10万只,销售额约500万元!”

  会仙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仙旧村板鸭便热销全国各地。近年来,旧村村民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制作传统板鸭的基础上,开发了骨脆可嚼、韧劲醇香的腊鸭翅膀、腊鸭下巴、腊鸭肾、腊胸脯肉等新产品,统称为“鸭五宝”。同时,村民们采用先进的包装保鲜技术,并申请注册了白记、马记、傅氏等商标,助力“会仙板鸭”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旧村共58户人家,有32户在做板鸭,板鸭年销量已达40万只,产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