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传承瑶族文化 好“柿”常发生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3-12-05 09:59:56 我来说说 阅读

 文庙。

庙会巡游。

打油茶。

柿子红时恭城乡村美景。

 (图片均由恭城融媒体中心提供)

  恭城瑶族历史悠久,于1990年成立瑶族自治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饱尝辛酸血泪,更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有仅比北京故宫晚建四年的恭城文庙,它又被称为“岭南第一庙”;这里的瑶族油茶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恭城油茶飘香世界;这里还是“中国月柿之乡”,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融进了“柿柿如意”的风景与“钱景”里。

  “岭南第一庙”——

  浸润灿烂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

  “要了解恭城的历史文化,你一定要去看看文武庙、周渭祠还有湖南会馆。”这是恭城人接待外面来的朋友时最常说的话。

  每到秋季开学,恭城文庙最为热闹,准备进入人生求学阶段的孩子们在这里接受传统的开笔礼,在似懂非懂中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恭城学子几乎人人都在此种下过学习的“种子”。

  恭城文庙位于恭城西山南麓,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由于屡遭兵燹,已经多次重修和改建,现存文庙参照曲阜孔庙设计绘图,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历时3年而成。咸丰四年(1854年)又毁于兵燹,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新修复,之后曾修葺20次。至今,文庙已有613年历史,仅比北京故宫小4岁。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文庙门外立的这块禁碑,让到访的人们立刻感受到了文庙的庄严。据说古时平日大门紧闭,唯有中了状元的人来才打开大门,故称状元门。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游人参观游览,正大门才打开。

  文庙坐北朝南,俯视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层布置,庄严肃穆。正南是照壁,照壁进去是青石结构的“棂星门”,棂星门上分别是寓意鲤跃龙门、封侯拜相、大富大贵的石刻画。过“棂星门”后是泮池,形如半月,又称月池。池周围有石栏,池上有泮池桥,俗称“状元桥”。殿内天花藻井,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屋面飞檐高翘,重檐歇山,有“二龙抢珠”“双狮滚球”“鳌鱼戏水”“麒麟镇潭”等彩釉陶饰画。1989年10月,殿内新立孔子塑像一尊,高3.7米,为恭城籍雕塑家朱培钧所作。现在,每逢孔子诞辰,文庙都举行祭奠孔子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为传播儒家思想与国学经典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武庙与文庙相距仅50米,文武两庙并存一地,相得益彰,实为全国少见。武庙是祭祀三国时期名将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武庙很多雕饰非常精细。早在明清时期,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为关帝庙会日,广大民众自发地到武庙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特色民俗被保留下来,关帝庙会是一年中武庙最热闹的时候。其间有花灯展、传统古装戏演出、舞狮表演、关公巡游等热闹非凡的活动。县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来自县内外的游客争睹关公巡游盛况。

  据《宋史》记载,恭城县路口(炉口村)人周渭,生于公元922年,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监察侍御史。因他一生廉洁奉公,颇有政绩,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奏请朝廷税赋,竭力开发民智,兴办乡学。所以死后家乡百姓感其恩德,捐款为他建庙、塑像。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周渭祠建成,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恭城人称它为周王庙或嘉应庙。

  周渭祠颇有明清古建筑特色,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周渭祠门楼,是全庙的精华所在。门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檐柱承托下檐,金柱通顶支承上面重檐,体形在中间骤然收小,五层斗拱逐层出挑,使整个层顶飞檐高翘,显得雄伟壮观。由座斗、交手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的严谨而有规律的重檐,形似蜂窝,人们称之为“蜜蜂楼群”。正殿塑有周渭像,静静凝望,仿佛不仅看到了历史,更看到了未来,几百年前这位廉洁奉公、一心为人民的官员,不仅是恭城的骄傲,也成为一代代的恭城人传承和发扬清廉精神的见证。

  湖南会馆就在周渭祠的隔壁。它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由门楼、戏台、正殿和两边厢房组成。因其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花草人物繁杂,故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美称,它是恭城“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至今唯独保存完整的一座。湖南会馆具有明显的岭南古建筑特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广西较为罕见的古建筑珍品。

  2018年,恭城三庙两馆景区“三庙一馆”古建筑群(“三庙”为文庙、武庙和周王庙,“一馆”是湖南会馆)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今,这里是人们到恭城的必去之地。

  中华茶文化的灿烂瑰宝——

  “爽口提神多有味 过了三天还舒服”

  恭城1990年成立的瑶族自治县,但该县瑶族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瑶族就不断从湖南、广东和东南邻县迁徙境内定居。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饱尝了无数的辛酸血泪。恭城地处山乡,峰高林密,雨湿雾重,人们经常遭受害虫、猛兽和水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无法抵御,深受其苦。据栗木镇上宅周姓族谱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虎胜(盛)本乡,六畜不咬,而专伤人,大约损者二百有余。”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衍生出来的油茶文化,不只温暖了人们的身体,更在那刀耕火种的年代慰藉了人们的心灵。

  恭城油茶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叶用热水泡一会儿,然后去水留渣,放上生姜、油、盐、葱、蒜米,放在瓢形的茶锅内,置于火炉之上。用形同阿拉伯数字“7”的木槌,将料捶捣,使之溶烂,再将沸汤开水,舀于锅中,让其沸腾片刻,以竹器滤之,醇香浓酽的油茶即成。“一杯苦,二杯甲(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油茶入口微苦,其次微涩,茶香的醇厚与甘甜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个中滋味,耐人寻思。油茶可以健胃暖身,祛湿避瘴。常年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恭城人民以此防御风寒疫瘴,颇见奇功。“爽口提神多有味,过了三天还舒服。”这是现今恭城人在喝油茶时唱的油茶歌。

  古时恭城乃穷乡僻壤之地。在那衣不遮体,食难果腹的年月,以油茶当菜者,十室有八九焉。民间素有“恭城平乐府,菜少茶来补”之说。油茶已成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饮食了。如遇有亲朋光临,炒点花生米,煮点红薯芋头,与油茶相佐,聊尽款待之情,别有一番情趣。县境内的南乡北寨大都如此,对恭城人来说,打上一餐油茶相待,一般也还能应付过去,本地亲朋,彼此知情,不会见怪;外乡客人,能领略他乡之异俗,以开眼界,品尝新鲜,倒是一趣。心中也不会有什么愁思疑窦。对于穷苦人来说,在人情应酬上,油茶还帮了大忙。

  旧时民间常用的老粗茶叶,通称“老婆茶”。此种茶叶,虽尽管捶捣,却“坚韧不屈”,打成的油茶,似清汤寡水一杯。如今则异常讲究,选用精细的谷雨茶,或形似秤钩鹰嘴的细茶叶。这种茶叶打的油茶,色鲜味美。一口下肚,口舌生津,余香久久不绝,使人顿时感到神舒意爽。

  第一次喝的话,有些人说它味似中药汤,苦涩难咽。要是喝上几次,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久而久之,还会“上瘾”!恭城人若是在他乡异地喝到了油茶,总是倍感亲切。地道的恭城人若是迁居外地,往往也会在家自己打油茶。在恭城住上几年的人,有朝一日调往外地,如果他不是道地恭城人,那他的家什中一定会多出三样东西,茶锅、茶滤、茶槌。这就是恭城油茶的魅力。

  吃油茶少不了美味的小吃。充满瑶乡特色的小吃,也让人垂涎欲滴。栗木斗斗粑又叫灯盏粑,是恭城很具特色的一种用油炸出来的食品。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粑。口感香香脆脆,咬一口咯吱咯吱响。还有黄茅粽,吃前将粽子冰镇,吃时蘸上也同样冰镇过的黄糖姜水或者蜂蜜,伴油茶而食。软滑清甜,糯滑爽甘,还透着“黄茅草”幽幽的清香,还有莲花粉、炒米、排散……

  近年来,恭城坚持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并举,推动建设了恭城瑶族博物馆、油茶展示中心等设施。恭城油茶于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5月24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每年的5月份举行“恭城油茶文化节”,自2011年以来,恭城已成功举办13届。

  现今,恭城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积极打造“一碗茶”休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油茶产业园,引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项目合作,研发多种口味、不同功效的油茶系列产品,打造“中国咖啡”品牌。2022年恭城油茶申遗成功,这成为推动恭城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历史性节点、是向世界传播恭城油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不可忽视的贡献。恭城以申报世界非遗成功为契机,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世界熟知恭城油茶,品味恭城油茶,传承瑶族油茶习俗,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打造百亿产业。

  好“柿”发生——

  一柿领略瑶乡无穷魅力

  金秋十月,“中国月柿之乡”恭城的月柿熟了。在恭城乡村的房前屋后,院场里,空地上,农民家的屋顶,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空间都被柿子占据,柿子晒秋仿佛一幅巨大的写实油画,吸引着人们来感受这山乡美景,村民们则笑逐颜开,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月柿在恭城种植历史已有1500年以上。月柿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却只有恭城被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月柿之乡”称号,提起月柿,恭城人的自豪感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自豪感植入人们心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恭城月柿让很多边远山村富了起来,人们依靠它改变了生活。

  从恭城县城驾车到黄竹岗屯需要大约40分钟,进入村庄还需要经过一段被当地人称为“五层楼”的盘山公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偏远山村展现给人们的更多是生态美景,而过去那些落后、贫困的记忆只留在当地人的记忆中。

  黄竹岗屯是水库移民村,因兴建兰洞水库于1967年搬到既不通电又不通路的黄竹岗。没有多少耕地和农作物。“亩产不过百公斤,收入不足一百元,一日三餐杂粮饭,一年四季布衣裳,黑夜采光松明火,白日劳作鸟兽伴。”这是当时村里的真实写照。后来村民发现山上的野柿子长势很好,又没有病虫,适应性很强,于是他们把山林间的野柿子树进行嫁接,培育出适合本地的月柿品种。最初是几个村干部试种了十几亩月柿,到1996年全村有150亩月柿,2000年扩大到了500亩,再到现如今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月柿产业改变了这个穷苦的小村庄。驻莲花镇兰洞村第一书记阳书明自豪地说,村里共270户,全村种植月柿12000亩,2022年人均收入超5万元,年收入超30万元的有80余户,超50万元的有20余户,超100万元有1户,家家户户都住小洋房,鲜花从窗台“倾泻而下”,像极了旅行名片中的场景,家里至少有一辆小汽车……秉承自然的天赋,月柿成为恭城的一张亮丽名片。许多的村庄都因月柿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莲花镇、西岭镇、嘉会镇等柿树集中种植的乡镇,逐步实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恭城月柿种植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用一颗甜蜜的果实,向世界展示瑶乡魅力。

  恭城月柿果肉脆嫩、清甜爽口,脆柿脆甜可口,柿饼甘柔如饴。恭城月柿和孙中山还有一个故事。《恭城文史资料(8)》中记载:192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到虎门要塞避寿,饭后端了些果品之类上来,其中有一碟是三个蒸熟的黄澄澄的恭城柿饼,孙中山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居然一口气吃下两个半柿饼,还高兴要何惠人详细介绍恭城月柿情况。从此,孙中山先生与恭城月柿结缘,经常提起它,品尝它。消息传出,恭城月柿从广州畅销到港、澳地区,并销往东南亚各国,恭城月柿一时身价倍增。

  在恭城当地,无论是国家喜事,还是小家喜庆,人们都会以恭城月柿表达情意。恭城月柿承载着恭城人的情感与信心,已经成为了恭城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文化符号。2017年,恭城月柿栽培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金秋十月,恭城乡村的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月柿压弯了枝头,若想领略瑶乡魅力,不妨就从这里开始……

  依托瑶族文化

  打造恭城旅游新品牌

  □赵理(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恭城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恭城致力于充分利用恭城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乡村田园风光,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链,培育创新乡村发展新业态,打造恭城乡村旅游新品牌,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坚持文化浸润,深入挖掘提炼“三庙两馆”清廉文化元素,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孔子文化、关公文化、瑶族文化、历史文化、乡村文化、红色文化“七化合一”,不断擦亮“文武胜地·清廉恭城”清廉文化品牌。

  恭城依托瑶族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张福记工艺美术公司进一步创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文化保护和瑶族博物馆建设。继续推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湾古建筑群相关安防、维修项目建设;根据国家文物局安排,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提升瑶族博物馆展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放大“人类非遗”恭城瑶族油茶习俗名片品牌效应,深化恭城油茶文化历史挖掘和研究,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开展精品文艺创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文艺精品扶持,做好“广西有戏”品牌签约项目彩调剧《六米街》的提升、改编及排演工作,力争参加全国剧展。启动彩调剧《闯寨门》的创排演工作,力争入围第十二届广西剧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广场文艺、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继续开展精品文艺展演,以文艺宣传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周文琼 整理)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