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杰杰的直播基地,主播正在进行直播推介。
陈树钦在学习怎么才能更好修剪盆景。
□本报记者刘健 文/摄
紫薇、满堂红、赤楠等造型各异的盆景,让第一次走进侯寨村的记者看得眼花缭乱。四十年种植盆景的历史,全村现有盆景超百万盆,年营业额两千万元以上,很难想象,这只是临桂区二塘村委的一个自然村。
如此亮眼的成绩,也坐实了侯寨村“盆景村”的“江湖”地位。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销售模式,侯寨村的传统盆景销售也在与时俱进,村民们选择了走上网络。目前,在侯寨村一共有5个较大的直播间,24小时直播。村民自己的视频号量更是惊人,随手拍摄、讲解盆景,已经成为村里的潮流。走进侯寨村,几乎很少见到串门、打牌的现象,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村里房前屋后的盆景“丛”中,卖力的推介和热情的招呼。
如今,在侯寨村村民看来,“盆景村”光有盆景还不行,他们还想把侯寨村打造成盆景圈子里的“地理标志”。
百万盆景的“直播秀”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是一盆赤楠盆景,它的造型灵感来自于山水画,我们给它取的名字叫‘枯木逢春’。”在村民陈树钦的家中,他支起了简单的直播装备,一盘盘别致的盆景从屋里一直摆到门外。想要进家门,几乎都有些难以下脚。
2018年,侯寨村二组的陈树钦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建筑行业。彼时,这个出生在侯寨村的小伙子从未把自己和盆景联系起来。2021年,陈树钦所在的建筑公司业绩不景气,在一次陪朋友回村游玩的过程中,他们的思路和盆景产生了碰撞。“朋友看到我们村全是盆景,就来了兴趣。我想着工作也不顺利,就干脆和他一起回来做盆景。”2022年,陈树钦正式涉足盆景行业,和完全的新手不同,他“因为从小就接触这个东西,村里人都是熟人,不懂的就去问,大家也很愿意教”。
但其实,真正吸引陈树钦的,还是侯寨村已经形成的“产业链”。“现在村里运营、快递和进货渠道已经非常成熟,就连我这种新入行的,也能赚钱。”如今,陈树钦的盆景主要依靠从外地进货,然后进行培育、修剪和造型,再通过直播间卖出去。“每天直播3个小时,几乎全部是通过网络销售,今年已经卖了500多盆。盆景售价从百到千再到万的都有,去年我一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元。”陈树钦说。
网络直播,其实也是一个“江湖”。陈树钦选择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侯寨村的其他村民也各有自己的“设计”。
别致的造型、精修的树枝……在村民老陈的家中,琳琅满目的盆景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老陈家的盆景超过一百亩,在他看来,卖设计和卖创意才是最重要的。“盆景的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就拿网上关注我们的人来说,大约90%的人是感到新奇。还有10%的人是内行,他们不在乎价格,只要精品。”老陈坦言,90%的“外行”份额有利于走量,剩下的10%“内行”才是价值所在,但相应地能做精品的也很少,所以在老陈看来,“做精品的利益肯定是大于走量的利益”。
记者到侯寨村村民陈杰杰的直播基地时,已经到了中午12点,他正在和员工吃午饭。但和“家庭作坊”每天只是直播几小时不同,他的直播基地就连午饭时间都有人轮流直播。“我现在有3个直播基地、5个直播号,还有七八个主播,几乎24小时都在直播。每天每个号能卖出二三十盆盆景,卖到广州的比较多。”陈杰杰说,如今,他的基地打包、裁剪和直播已经实现了规范化。
“像陈杰杰他们就是直播比较专业的大户了,我们村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大户,曾经一盆盆景的成交额高达百万元,十万几十万的就比较多了。”二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顺息说,现在侯寨村有超过百万盆盆景,光是紫薇和赤楠就有80多万盆,村里每年的成交额在两千万元以上。
“盆景村”是如何练成的
侯寨村虽然靠近临桂城区,但之前由于交通闭塞、人均耕地少、山林多,传统种养业发展不起来,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为生,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陈建强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2004年,陈建强意识到在外面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便决定回到老家跟父辈学种盆景。“我们村在20世纪90年代在桂林就小有名气了。”陈建强告诉记者,村里搞盆景产业是缘于在广东打工的村里人发现广东那边栽种盆景很赚钱。由于侯寨村山林宽广,便于挖寻盆景的素材,陈建强的父亲和很多同乡便开始了栽种盆景的营生。
“我也记得小时候跟着家里长辈上山挖木头,回来又精心培育成盆景,再拉到花鸟市场去卖。”陈顺息也有相近的回忆,他告诉记者,侯寨村发展盆景,已经是好几代人的记忆,“但之前一直没有真正搞起来,主要还是条件限制。”
无疑,市场销售曾是制约村里盆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拉到花鸟市场去卖又能卖多少?以前家里人做盆景就只是想换点钱买油买布,这和产业有本质上的区别。”陈顺息说,自从打通了网络渠道以后,侯寨村的盆景事业才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才有了“盆景村”的基础。
现在,村里正在计划打造合作社,以提高和平衡全村的盆景标准。
“村里的老一辈虽说已经不大做盆景了,但他们有经验,也会构思,所以我们打算把他们请‘出山’,多给大家培训。而且,这个培训本身也是一个亮点,可以进行直播,提高我们村的知名度。”陈顺息告诉记者,如今他把自家暂时不居住的三层小楼无偿提供出来,给村里做展示或者活动培训的地方。“它也是一个‘乡村振兴积分兑换超市’。我们相信,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始终要和社会整体发展步伐一致,我们也想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好政策,真正让盆景产业造福侯寨村。”陈顺息说。
打造盆景圈子里的“地理标志”
今年6月,临桂镇举办了第一届盆景艺术节。会场定在了侯寨村。
“那天你们要是来的话,我怕你们进村都挤不进来。”陈顺息告诉记者,盆景艺术节当天,来了许多收购商、游客,还有许多专门来直播的,艺术节现场几乎站不下,“村里人个个都把自家的精品摆了出来,有许多还是在广西和全国得过大奖的盆景。”
受到盆景艺术节的启发,陈顺息正在酝酿打造一个侯寨“花鸟市场”的计划:“计划是提供一个场地,用作线下专业交易和交流,周六周日集中展示我们村的精品。都说我们是盆景村,那既然作为盆景村,就肯定要有自己的品牌。”
为打造“盆景村”品牌,侯寨村几乎家家户户动了起来。
“首先就是解决场地问题,我们盆景艺术节的场地原先是一片坟地,为了腾出这片场地,村民自筹资金20万元,用作迁坟补贴,没有让政府出一分钱。”陈顺息说,不仅如此,还有些人家觉得自家房子外立面不美观,担心影响村子的形象,纷纷自觉行动起来,准备装修外墙。
对于侯寨村打造品牌的热情,可以从村民的举动中窥得一二。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
“现在镇里对侯寨村也比较支持,我们设计了四条路线,从嫁接、直播、修建和识别四个方面开展研学,让侯寨村的名气植根进校园。”临桂镇党委委员皮鹤珍说,下一步,临桂镇也有意将侯寨村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和盆景销售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如果我们的‘花鸟市场’打造起来了,我们就有丰富的活动可以组织和承载乡村旅游。在旅游、传承和专业的烘托下,我相信未来有一天,侯寨村能成为盆景圈子里的‘地理标志’。”陈顺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