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村一角。 (平等镇政府供图)
琵琶弹唱侗族大歌。(平等镇政府供图)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杨海标
龙胜平等镇的广南村是一个侗族聚居村,已有上千年历史。它地处平等河、琉璃河两河交汇处,四周被群山环抱着,中间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风光旖旎。2023年广南村上榜广西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名单。
走进村中,传统民居林立,恍然间颇有穿越的意味。广南民居一般为五柱三间三层瓦盖木楼,前檐多为双层檐口,两头为双檐吊柱走廊与前廊相通,成为偏厦,楼底作畜禽舍,便于饲养管理。风雨桥、鼓楼、凉亭是侗族建筑的“三宝”。
鼓楼是侗寨特有标志,为四方层檐飞脚,瓦顶塔形亭阁,多建于寨子中央,楼前筑有青石板岩坪相配。广南现有鼓楼5座,其中广南鼓楼为八角攒尖顶,有28柱,15层檐瓴,高28米,为广西区内第二高鼓楼。侗族房屋一般都是绕鼓楼修建,犹如蛛网,总体呈放射状。附近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
“广南”地名的来历,有一个很美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吴的猎人从湖南通道追赶猎物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只见这一带山峦起伏,林竹茂盛。从山顶往下看,谷底有溪有河,是一片地势平坦的宽阔土地,猎人认定这里肯定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是居住生活的好地方,于是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和左邻右舍,大家听到后都很兴奋,纷纷表示很想去看一看。经过一番考察后,一批族人携家带小来到这里,砍伐树木,开田造地,建房安家,经过漫长的发展和繁衍,逐步由过去的单一姓氏,发展成为多个姓氏杂居的大村寨。因为这里平坦宽广,又位于老家湖南通道县的南边,故取名为“广南”,意为“广阔的南方”。
广南村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被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名录村落。寨内有兴坡古风雨桥、古凉亭、福音堂、萨坛、三王庙、文庙、武庙、药王庙等古建筑和15层28米高的广南鼓楼。过河的跳跳石——石硌,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外,广南人能歌善舞,被誉为“戏窝子”和“歌舞之乡”。这里流传着许多传统的民族乐器、歌曲和舞蹈,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二到元宵节,各个村民小组都要组织一台文艺节目进行演出,男女老少齐上阵,侗戏、彩调、桂剧,天天好戏连台。
每年正月初六举行的鼓楼文化艺术节,以闹春牛最具特色。牛头用竹篾编织,牛身用灰布制作,舞蹈时以春牛为中心,身背犁耙手握锄头、肩挑粪箕腰背竹篓的男男女女,围着春牛模拟十二道农活载歌载舞,意为春牛报春,风调雨顺。同时弹琵琶、吹芦笙、演唱岩坪花灯调、踩石轮、多耶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充分展示了侗族特色民族文化。广南人制作的草龙草狮,用大糯禾秆草扎成,构思奇特,做工精致,造型雄奇俊美,舞动时神彩飞扬,霸气十足,已经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南正月的鼓楼节和十一月初一的侗年活动,已成为龙胜侗族文化的名片和龙胜的旅游文化品牌。2023年广南村被列入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广南村还被国家民委列为民族文化联系点,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住建部等六部委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世界顶尖学府学者携手广南人民创立侗寨古建筑民俗文化保护中心,开启以广南为代表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牵手国际学术的窗口,民族人文生态的保护与发展迈进新征程。目前“火塘聚落计划”顺利实施,2022年高标准打造3座具有鲜明侗族特色的新火塘,2023年广南村获评为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迎来国内外研学团队20多个,3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