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灌水之阳”:品古风桂韵 寻红色足迹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3-11-24 10:07:29 我来说说 阅读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资料图片)

灌阳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资料图片)

瑶族文化是灌阳的特色文化之一。记者李忠波 摄

  唐景崧故里——灌阳县江口村。(灌阳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本报记者 张苑

  五岭之一的都庞岭起伏延绵,山头郁郁葱葱;作为湘江上游重要支流的灌江穿城而过,江水清澈见底,千年文脉川流不息。这里,是桂北山区的一座魅力小城——灌阳县。

  灌阳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记载着这一方山水间悠远的历史脉络;作为世界瑶族发祥地的千家洞,是中外瑶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桂剧之乡”的光环、自古崇文重教的传统,孕育着这座小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写满红色印记的湘江战役纪念设施,更是承载了灌阳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红色情怀……

  历史文脉延绵不绝,文化遗存璀璨丰富,自然人文交相辉映。走进灌阳,你会听到关于这座多元文化小城的古老故事,也会感受到灌阳人不断深挖文化内涵、以文化自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

  千年历史 瑶族起源

  从天空俯瞰,位于湘桂交界处的都庞岭和桂北海洋山像两条巨大的“臂膀”,从东西两面将一座城池拥入怀中,形成一个倒“V”字形,“V”字形的中间就是灌阳县。

  灌阳县历史悠久,在灌江两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8处,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

  灌阳之名,由“观阳”演变而来。在今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瑶胞珍藏的《千家洞源流记》《千家洞流水记》《千家洞》《千家洞古本书》等文献中记载:在公元前770年的东周时期,瑶族祖先盘护帮助周平王征服高王后,平王封他为桂王,并将三公主许配为妻。而盘护不愿为官,辞去了桂王封号,与三公主来到青山白云之间的都庞岭下的“观阳”。从此,这片肥沃、隐蔽的土地就被古人称为“观阳”。

  灌阳县史志研究室相关人士介绍,灌阳在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已建县,称观阳县,县治在今新街镇湘溪村雀儿山前一带,隶属西汉刘邦时设置的桂阳郡。该郡隶属长沙国(诸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长沙国为零陵郡,观阳县隶属零陵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观阳县废除,与桃阳(一称洮阳,今全州县)合并为湘源县,隶属湘州零陵郡。直到大业十三年(617年)复置为县,县名由观阳改称灌阳,县治迁徙至今灌阳镇,仍隶属湘州零陵郡。明朝时期,灌阳县改为隶属桂林府。新中国成立后,灌阳县隶属桂林市至今。

  山岭之间,灌水之阳。这座桂北小县城不知不觉已穿越两千多年,不断赓续历史文脉,灌阳的魅力正持续被唤醒、提升。

  置身于灌阳县东部山岭间的千家洞景区,你会感觉进入世外桃源。这里草木繁茂、碧水涟漪。这里是世界瑶族的发祥地,也是各地瑶族同胞寻根问祖、魂牵梦萦的回归圣地。唐朝时期,这里便居住着12姓瑶民,他们在远离尘世的地方繁衍生息,后来发展到一千多户人家,“千家洞”名字由此而来。千家洞不仅有着异彩纷呈的瑶族历史人文,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喀斯特溶洞奇观,盘王古洞和盘王密洞是承载千家洞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秘境,被游客称为“亚洲第一水洞”。

  瑶族同胞曾经的美丽家园如今成为了吸引四方来客的度假胜地。近年来,灌阳县深度挖掘和整合千家洞文化旅游资源,引进资金对千家洞景区进行全面升级和整体打造。2023年6月,总投资4.7亿元的灌阳千家洞文旅度假区正式开业迎客。在全新的度假区内,人们不仅可以探访神秘的瑶族文化遗迹、参观绝佳的溶洞景观,还可以游览体验盘王古寨、瑶山猎场、盘王飞索、盘王漂流、盘王山浴和洞浴等项目,惊险刺激又新奇。根据投资计划,在未来的3至5年,度假区还将继续完善酒店和建设景区。千家洞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瑶族圣地、文化圣地、康养胜地。

  除了千家洞,灌阳县内还有许多传统村落,例如:有700多年历史的官庄村、融合了徽派风格和瑶族桂北民居特点的洞井村、桂剧改革第一人唐景崧故居所在地的江口村……它们,都是灌阳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据统计,灌阳县共有26个中国传统村落,约占广西总量的十分之一,是研究桂北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桂剧之乡 韵味十足

  走进距离灌阳县城约十公里处的江口村,独特的桂北古民居建筑一字排开,卵石古道曲直迂回,展现了中国传统村落居住文化的审美理念。这个小村庄曾经孕育出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位清代重臣,有“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佳话流传至今。村子里有一个古戏台,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上演传统的地方剧——桂剧。在这里,桂剧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桂剧团队的演出成为常态化。

  江口村只是透视灌阳县桂剧文化的一个窗口。桂剧在灌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这里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原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灌阳县荣获“中国桂剧之乡”殊荣。

  说到桂剧,就不得不提及唐景崧。他是清朝抗法战争中的爱国将领,是桂剧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灌阳的骄傲。

  清朝时期,唐景崧曾在抗法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力阻割让台湾,在当时获得台湾民众的一致支持。台湾沦陷后,唐景崧回到故乡灌阳,成为了促进桂剧文化发展的代表人物。

  灌阳与湖南交界,这里的地方戏与湖南南部的祁剧比较相似且相互间早有交流渗透。唐景崧从小就熟悉这些戏剧,当京官时又常听京剧,便仿照在京城看京戏的样式,建戏台,搭戏棚,还招募湖南及家乡附近的艺人乐师,办起名为“桂林春班”的戏班。他亲自把桂北地方戏和皮黄腔系相融合,编剧本、定曲牌,还开创性地用桂林话演唱。桂剧,就这样诞生了。

  唐景崧用六七年的时间先后创作了40出桂剧剧本,开创了桂剧的一片天地。唐景崧对桂剧的剧情道白唱腔服饰化妆表演等方面进行改良,注入更多的文学元素,使桂剧从“下里巴人”一跃成为“阳春白雪”,成为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

  记者在灌阳县文化馆采访了解到,如今,灌阳县除了拥有专业的桂剧团之外,还有文市镇月岭村桂剧团、瑶上村桂剧团、新街镇江口村桂剧团等十多个文艺团队。近年来,为再次唤起民众对桂剧的热情,县文化馆深入基层,从学校、广场舞群体着手,提高人们对桂剧的熟悉度与喜爱度。一方面,开展“桂剧进校园”活动,演员在学校里立马教、立马演,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举办桂剧广场舞比赛,利用民众对广场舞的热爱,因势利导,将桂剧元素编排进广场舞。此外,还依托每年二月初八灌阳“农具节”的热闹氛围,在开幕仪式上由各广场舞队伍跳同一支桂剧广场舞进行评奖。这些活动反响良好,起到了带动全县学习桂剧的作用。

  弹腔桂锣,桂剧一曲沁乡魂。有着悠久历史的桂剧文化在灌阳延续传承,为这座桂北小城增添了一份与众不同的魅力。

  红色文化 赓续传承

  从灌阳县城出发,沿公路驱车向南,两旁的山丘连绵起伏,山上是茂密的草木。行驶约20分钟,一座直耸云天的纪念碑便出现在眼前,如同一把浴血的宝剑。这里,就是酒海井红军烈士墓纪念碑所在地。

  历史的时钟回拨89年。发生在桂北大地的那一场波澜壮阔的生死之战让人感慨万千——1934年11月,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的桂林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付出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先后有红三军团红五师、红六师和红五军团红三十四师等多支队伍在灌阳境内展开战斗。在灌阳县新圩镇,红军将士打响了湘江战役中前卫部队三大阻击战之一的新圩阻击战。据统计,湘江战役中有近万名红军牺牲在灌阳县境内。

  战斗结束后,因伤员难以转移,部队将100多名重伤员托付给了当地村民照看。不料,后来返回的土豪劣绅报告了消息,100多名年轻的红军战士被当地武装力量剥光衣服,再用棕绳捆绑后抬到了酒海井边,全部推入井中。

  为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2003年,灌阳县政府在红军战士殉难处酒海井旁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2017年开始,桂林市启动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并将打捞上来的红军战士遗骸安葬在灌阳县红军烈士陵园主墓冢内。

  如今,修葺一新的灌阳县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灌阳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成为了灌阳红色之旅的重要一站。在陵园里有一块没有名字的墓碑,立碑者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34师第100团团长韩伟的儿子韩京京。他遵照父亲的遗愿,为红34师牺牲的将士立了这块碑,并在墓碑的基座上刻下一句话:“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硝烟散尽,英魂永存。那一段红色的历史成为了灌阳珍贵的文化财富。多年来,红三红五军团指挥部旧址九如堂、杨柳井红五师指挥所、文市灌江渡口的红军亭等红色遗址遗迹被完好地保存。不仅如此,灌阳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对分布在各处的红色景点,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形成灌阳红色旅游“串珠成链”的发展新格局。红色旅游的兴起,有力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今天的灌阳人,正秉承着红军精神,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