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韦明成 黄艳
走进阳朔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空中微菜园、空中小院、党群服务中心、购物超市、志愿服务站、生态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清晨、傍晚,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廊檐下拉家常;放学后,孩子们或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结伴写作业,或在小院球场释放童真。这些,是阳朔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惬意生活的画面。
近年来,阳朔县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机遇,不断整合扶持政策、创新治理模式、加大产业帮扶力度,通过“四扶”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扶安居 社区治理有规范
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后,阳朔县易安后扶专责小组及时出台《阳朔县易地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明确安置点“属地管理”工作职责》《阳朔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维修维护项目排查和处理工作的方案》等文件,并指导各乡镇及时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管理制度》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制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户纠纷与情况反映处理流程》《集中安置点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安置点居民的生活条件,规范安置点的管理,解决易地搬迁脱贫户的后顾之忧。
为进一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阳朔县结合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乡镇工作情况,实行安置点领导包点工作责任制,安排8名包点责任县领导、27名专门工作班子成员,还派驻了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2名驻村工作队员。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搬迁群众,每个安置点以公益性岗位的形式招聘了1—2名管理员,每天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值守,负责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的值班值守和安置点的物业管理、日常服务、信息收集、反馈与上报等工作。整个安置区的日常工作管理井井有条,有了管理员,有了驻村工作队员,有了反映渠道,搬迁户有问题也知道找谁了。
此外,阳朔县集中安置点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在安置点试点推行积分制管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制定积分表,将村民自治行为数量化、标准化、具象化,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方式,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极大增强了安置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现在积分卡里有132分了,可以兑换牙膏、牙刷、肥皂等生活用品,现在安置点人人参与,争创积分,使得安置点面貌焕然一新!”金宝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户刘宏学兴高采烈地说。
“如何让群众搬得进住得下、安心享受新生活,是我们需要做和应该做的。”金宝乡党委书记倪发军表示,安置点建成后,乡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修缮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墙皮脱落、门头松动、通风口渗漏水、路灯损坏等问题,增设了摩托车、电瓶车专用封闭式生态停车场,极大改善了安置点居民生活条件。
扶就业 民生服务显真情
易地搬迁,柴米油盐酱醋茶,千头万绪却事事要紧。
针对安置点群众产业发展、经济来源等问题,阳朔县精准摸排、多措并举,积极开拓稳定增收致富路。一方面,扶持鼓励群众务工就业,依托阳朔县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春风行动”招聘会、“就业送岗大篷车”、“金秋招聘月”活动,搭建供需双向交流平台,为安置点居民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信息,解决群众就业与企业用工需求,帮助更多劳动者就近就业和提升劳动技能。截至目前,先后有30名安置点居民成功就业。另一方面,强化易地搬迁群众就业能力。邀请桂林吉福思公司、阳朔县宏源培训机构、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定期开展种养技术、厨师技能、母婴护理(月嫂)培训以及电商技能培训,累计覆盖2000余人次。
走进阳朔县金宝乡金宝村委牛田自然村罗汉果种植基地,一颗颗青色的果子挂满棚架,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果香。2019年,安置点居民黄名武在这里租下10亩地种植青皮罗汉果,除了参加安置点的种植技术培训,他还自费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学成后免费向村民传授罗汉果种植方法、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带领大家通过种植罗汉果增收致富。他还主动与金宝村党总支部书记联系,创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农户与雁山吉福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收购保底合同。目前,黄名武的罗汉果种植规模由最初的10亩扩大到了30亩,年产值近30万元。
扶产业 项目扶持有保障
阳朔县整合资金发展易安后扶项目,今年以来使用上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70万元,新建阳朔县易安后扶新能源充电站项目,项目建设充电驿站1个、160kW直流快充电桩9个、11个14kW慢充电桩、一台1250kVA变压器、一台800kVA变压器、电力电缆敷设配套工程等,可供40辆车同时进行充电。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9月完成竣工并投入试运营。预计年收入20万元,充电站所得收入将用于阳朔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统筹解决各安置点管理维修费用。
如今,阳朔县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同频共振,易地脱贫搬迁群众通过政策帮扶与自身努力,畅享着安居乐业、安身安心的幸福生活。
扶教育 群众学生都受益
“以前在阳朔垌村居住时,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落后,夜间蚊虫多,写作业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遇到下雨天气还要担心雨水渗漏问题。”如今正在广西民族大学读书的黄锦荣对他家易地搬迁的变化深有感触。
黄锦荣是一个来自山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以前他家生活基本是靠父母打零工来维持,有时候父亲出去打零工半个多月才能回一次家。2018年,黄锦荣家从阳朔垌村破旧的泥瓦房搬到金宝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交通便利,出行、买菜和上学都很方便,父母在这里找工作也方便,街坊邻居也很友好。黄锦荣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广西民族大学,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