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葡萄:高标准农田的“反转故事”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3-11-14 10:49:21 我来说说 阅读

如今,收割最重的活儿,就只是装袋和搬运。 记者刘健 摄

徐燕抱着丰收的稻禾,畅谈今后规划。记者刘健 摄

稻田里养殖的肥鸭子。 记者刘健 摄

收割稻谷。记者刘健 摄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杨捷

  一边坐在树荫底下纳凉,一边欣赏收割机收割黄灿灿的稻谷。随即,牵袋装粮,再扛上车,收割就此告一段落。在阳朔县葡萄镇洞村一些村民中间,之前对高标准农田的质疑声似乎逐渐小了。

  从质疑,到看到成果和希望,阳朔葡萄镇的高标准农田,发生了充满电影色彩的故事。

  60亩高标准农田险些“丢荒”

  若论种田,60亩不算多。

  但葡萄镇洞村这60亩农田却有其特殊之处。去年,葡萄镇政府争取资金,将洞村这几十亩农田打造成高标准农田,但村民对此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质疑声。“出去打工,每月随便赚几千,种田只能解决温饱。”洞村支书徐燕告诉记者,当时村民表示绝不考虑放弃务工再回村种田。

  于是在洞村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高标准农田差点直接“丢荒”。

  见状,徐燕和村干部讨论了很久:怎么干?干些什么?谁来干?最终,徐燕决定动员村委十个村干部一起干,他们凑齐三万块钱,购买稻种、肥料,很快投入了春耕。

  “抛秧时,政府干部来帮我们。种田的过程让我们觉得很累很苦,我们也不断去摸索,看着稻子一天天长高,也能体会到一种喜悦。”种田很苦,好在肯吃苦就不难,特别是有各种机械助力。

  10下旬,洞村这60亩高标准农田终于迎来了丰收。徐燕和大家一道,坐在树荫底下纳凉,感受丰收的喜悦。“今年保守估计有三万多斤,能卖一块多钱一斤。”徐燕介绍,他们还采用了“稻+鸭”的模式,投放了80只鸭子,每只能卖120元左右。不过,她也坦言,他们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带个头。

  生动“示范”打消村民对“新田”顾虑

  刚刚割过的稻田,有泥土的味道。这时,村民正满田抓鸭子,欢笑声不断……对徐燕来说,已经习惯了农田荒废景象以后,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满满的“回忆”。

  看到“股东”们多则提起七八只鸭子,少则也有一两只走在回家的路上,也有村民半开玩笑地说,明年要把农田收回去自己种,徐燕总是爽朗一笑。

  不过,徐燕还是觉得,村民是看懂了高标准农田的“好处”。

  “之前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他们都不愿意种田。现在他们看到了高标准农田的好处,有种田的意愿,是好事。”洞村有1470亩水田,到去年耕种面积仅有一半。徐燕分析原因有两点,首先是洞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很多,留在村里多是老人;其次,洞村容易内涝,部分低洼处的农田常常因为一场大雨就被冲毁。“通过高标准农田和一事一议资金,我们解决了1125米的灌溉渠,农田覆盖面积有100多亩,现在被覆盖的农田可以很好避免内涝和干旱问题。”

  一场春耕,一场秋收,徐燕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在高标准农田上作出“示范”,让村民们对高标准农田的质疑声逐渐减少了。

  “我们也想多争取一些项目资金,在洞村打造更多的高标准农田,让粮食种植成为全村核心。”葡萄镇党委委员梁斌玲说。

  高标准农田承载乡村“回忆”

  鼓励种田,不能不考虑老百姓的实际利益。

  在徐燕看来,今年的尝试让她也有了更多思考。“稻+鸭,鸭子会把田里的虫子和卵吃掉,我们就不必要再打农药了,鸭粪又可以当肥料。以后我们还可以搞稻+鱼、稻+泥鳅等等,让这个模式一直延伸出新的模式。”

  “稻+”做文章在桂林已经很常见,这种模式也十分成熟,在徐燕看来这是好事。“种粮食好就好在不怕和别人重复,他们的经验我们学来以后,让大家不担心吃不上饭。”

  “虽然田是我们在种,但补贴我们全部给大家,而且收割过后的禾秆,我们也分给了田的主人。过后,稻谷晒好了,我们打算请大家尝尝新米和鸭子。”徐燕说,明年春耕前,她和村干部还是会挨家挨户去做工作,鼓励有意的村民种田。“已经有村民明确表示明年要自己种了,村干部的种粮‘事业’可能要告一段落了。相信明年我们村的水稻种植面积会再回升一些,要是水稻种植能有规模,也可以弥补我们村的产业不足。”

  “现在我们的愿望还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能铺开,到时候村民就算不愿意种,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利益。”徐燕说,在她小时候,村里种粮食的场景是很壮观的,“每天天不亮就有人下田了,中午有人送饭,一家人坐在田坎上开开心心讲笑话。”在徐燕看来,那个时候的场景很美。而现在,她所梦想的是村里人不必背井离乡,房前屋后仍是满田稻谷和欢声笑语。

  ■记者手记

  洞村在做的事情看似很“小”,实际上却颇有意思。村民也许并不十分清楚“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但通过一场示范,让农田变得有了“生趣”。也许在部分村民的观念中,粮食种植很快就可能不再是几个算式,而是回归到了一种传承。

  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几个干巴巴的字,只有广大农民一齐参与并无时无刻贡献属于大众的朴素智慧,才有更多的可能和更为坚强的保障。

  说到底,乡村要振兴,首先就要让乡村有活力。有越来越多新的尝试以及涓滴汇聚的朴素智慧支撑,这份活力才会显得格外生动,也会像千百年来的传承那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