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龄26周体重500克呼吸很微弱……
9月19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团队通过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成功为一名胎龄26周、出生体重仅500克的超早产儿搭建了一条营养供应的“生命通道”。
新生儿科PICC团队
该患儿孕周小,体重极低,各组织器官发育极不成熟,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生存能力极度低下,各系统容易出现并发症,除了呼吸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24小时输注静脉营养液以及药物治疗。
由于入院时置入的脐静脉已到了拔除的时间,而小宝宝尚未发育成熟的外周血管根本不能承受反复的静脉穿刺和静脉高营养药物的刺激,新生儿科团队经过讨论只能为小宝宝进行PICC置管术。
努力挑战
“为体重和一瓶矿泉水一样重、四肢仅有拇指大小、血管更是细如发丝的早产宝宝置入PICC管,对于我们护理团队来说是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护士长黄旺金说道, “但是再大困难,我们也不能退缩,要想方设法去挽救这个脆弱的小生命。”
我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宝宝
在护士长带领下PICC团队准备好物品,小心翼翼地为宝宝摆好体位,做好保暖工作,充分评估血管情况后,取经右下肢腘窝静脉进针,阳素芳副护士长和刘云护师凭借过硬的穿刺技术,穿刺时一针见血,穿刺后控制送管的力度和速度,轻柔、缓慢地把导管送入血管内,导管回血通畅,经X线定位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良好,成功了!
往后,小宝宝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都能通过这条通道供给,这条PICC导管,将帮助宝宝顺利过渡到胃肠喂养,大大减轻宝宝的疼痛,提高救治成功率。
“救治这样的超早产儿工作极其复杂,难度也很大。虽然现在宝宝的情况还算稳定,但我们丝毫不敢松懈,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将继续精细化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宝宝在我们的呵护下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新生儿科唐瑜主任说。
细心呵护(资料照片)
据悉,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团队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如今技术越来越成熟,已成功为100多例超早产儿置入PICC导管。此次为500g超早产儿置管成功,充分体现了医院在救治未成熟早产儿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PICC置管的科普知识
什么是PICC置管?
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静脉,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通常用于早产儿,尤其是是需要长期静脉注射营养液的低出生体重儿。
高浓度、高刺激的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进入中心静脉而被迅速稀释,可大大降低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最大限度减轻患儿的痛苦,可保留外周静脉,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
PICC主要适用于?
(1)需长期静脉输液或给药的患儿,如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难治性腹泻儿;
(2)需要停用肠内营养超过2周的患儿,常见外科胃肠问题的患儿;
(3)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液体、粘稠度较高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的患儿。
作者:黄旺金、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