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福县罗锦镇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多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面培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文明的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彩调在村口,文明实践“唱”出亲和力。彩调作为广西两大地方戏之一,传唱至今,一直被罗锦当地人称为“快乐剧种”,各村的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为了更好地发展彩调剧,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弘扬时代新风,罗锦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平台,积极吸纳了镇上17支民间彩调队伍,成立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打造了“戏曲传唱新文明”的实践项目。同时在县级中心永福彩调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把党的创新理论、当地各项惠农政策、家风家训、农村发展变化等内容融入到戏剧里,再通过不断培养彩调志愿队伍,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红色家风代代传”、彩调比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深切结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
崇山研学基地的老师正在教研学基地内的学生彩调传统技艺“双手绢花”和“矮步扇花” 刘玉婷 摄
彩调在地头,文明实践“唱”出凝聚力。罗锦镇作为永福县的农业大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以及76000亩的广阔耕地。一年四季,田野间都有着农民忙碌的身影。为了解决当地农民短期劳动力缺乏的困难,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罗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一支“懂农业、会农事、干农活”的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各村农民的需求和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志愿者们会深入田地一线,帮助农民进行播种、除虫、抢收、清淤、修渠等活动。在劳作的同时,以唱彩调的形式,把农科知识传到基层,不仅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更是服务群众心连心。切实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彩调在校园,文明实践“唱”出生命力。“抓好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就抓住了国家的未来。”罗锦镇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助学支教队伍通常由镇相关部门的专家、宣讲人,大学生志愿者,村(社区)干部组成。志愿者们时常下村进校,围绕校园霸凌、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禁毒、反邪教、知识产权等内容,定期开展宣讲会、座谈会、家长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也会为孩子们带去精彩的文艺课程,彩调便是其中的“大餐”。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认识彩调、学习彩调,以积极向上的彩调艺术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载体,让优秀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发扬,为彩调赋予新的使命。
下一步,罗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探索结合当地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多形式组建志愿队伍,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乡村文明建设中来,让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通讯员 田思佳 杨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