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特产”火了?有人用几百元特产,只换回两包纸巾……

来源: 南宁晚报 2023-08-29 09:33:58 我来说说 阅读

  最近

  一股“交换特产”风

  在各社交平台兴起

  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上

  都流行起了“互换特产”的风潮

  就是陌生网友口头约定

  互寄家乡特产

  本质上是一种线上陌生人社交衍生出的新模式

  一时间

  #互换特产广西人申请出战#

  #山东人互换特产少不了哪种#

  #南京互换特产少不了哪种#

  #网友与山东大哥互换特产被震惊到#

  等话题刷爆全网,

  关于特产互换的视频播放量

  和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有很多网友晒出了成功案例

  也有网友曝光自己的受骗经历

  8月23日,有网友向记者爆料,她向网友寄去几百元的特产,最后只收到两包纸巾,也有网友称刚寄出东西就被对方拉黑。

  网友寄去几百元特产

  收到对方两包纸巾

  雅琦是四川巴中人,目前居住在成都,她最开始在某平台上看到了互换帖子,于是给博主留言,希望互换特产。对方同意了,并与雅琦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雅琦也开始准备特产。

雅琦给网友寄去的香肠

  “这是我寄给他的四川香肠,加上运费150元。给他寄过去后,就被拉黑了。”雅琦晒出她寄过去的特产照片并告诉记者,对方最开始说会寄酒过来,雅琦虽然表示过自己不想要酒,但是怕对方觉得四川人“不耿直”,索性也没管了。直到被拉黑,才醒悟过来被骗了,随后还得知此人已经骗了很多网友。

  吴女士来自广东潮汕,她和雅琦被同一个人“空手套白狼”。吴女士表示她花费380元寄去了潮汕牛肉丸,但对方最后寄过来两包纸巾,这让吴女士难以接受。“报警都不管用,这只是道德问题,他没有犯法。”吴女士说,她第一次进行特产互换就被骗,暂时也不敢再进行互换了。

  吴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开被骗的就有8人,其中有一半的人是寄出特产就被拉黑。

  新疆的夏女士也分享了她的经历:她最近与一名来自山东的网友约好互换特产。她给对方寄了10斤干果、奶酪等本地特产后,仅收到了几袋普通零食。

  上图为夏女士寄出的特产,下图为夏女士收到的特产。图源:受访者提供

  心情恢复平静后,夏女士询问了对方,对方称之前被骗过,害怕再次上当受骗,愿意再重新认真准备特产。

  夏女士称,一开始互换特产是奔着交朋友去的,觉得新疆特产特别好,想分享给大家。经历此事,她打算以后都不再换了。

  真诚才是必杀技

  空手套白狼引发了互黑纷争

  特产互换一般都是本着平等交换的原则,一些交换双方都会提前商量好总价,然后按照这个价格采购。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除了被骗的,还有一些网友发帖称自己精心准备了很多特产,对方却草草了事。在社交平台上,因为交换不成功,也会导致网友对地域进行攻击。

有网友发布的特产互换注意事项

  即便是有很多被骗案例,但同样也有很多成功的交换。雅琦告诉记者,她第一次被骗了,虽然很伤心,但她又和一个北京的网友交换了特产,对方寄来了很多特色糕点,口味多,很用心。“我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骗子是少数。有机会我还会进行交换。”

  律师:

  如达到一定金额可能涉嫌诈骗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曾志恒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产互易一般来说没有任何关于价值的约定,也没有交易习惯来约束,难以保障交易方的利益。

  曾志恒强调,如果对方在互易特产过程中存在主观恶意,收到快递后立即拉黑,以不法占有为目的,这类情况下对方的行为在民事上就有可能构成民事欺诈,需要承担退还货物或者赔偿的民事法律后果。

  四川雄谟律师事务所袁野律师表示,虽然两两交换属于个人行为,但如果行为人对多人实施了同样的欺骗行为,且达到了各个地方“金额较大”的程度,就有可能涉嫌诈骗罪。“如果金额达到了,或者是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有可能涉嫌其他的刑事犯罪。

  此外,律师提醒,在交换特产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隐藏个人住所等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来源 | 齐鲁晚报、央视新闻、CCTV国际时讯、信息时报、极目新闻、杭州交通918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