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奖名单揭晓。本届影像节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932部,最终确定获奖作品132部。微电影单元共计获奖作品41部,其中最佳作品12部。
由5名桂林市十九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飞线邻居》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微电影单元最佳作品。
电影截屏。
01身边故事激发创作灵感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是教育部认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重要科技竞赛之一。本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以“探究科学·放飞梦想”为主题,要求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安全健康、防灾减灾、发明创造、创新创意”等方面进行作品创作。
爱拍微电影的市十九中“大导演”戏剧社团的秦洁婷、诸葛思燕、李逸辉、麻泽成、何语寒5名高中学生跃跃欲试,很快就组建了剧组。不过,最开始,大家在选题上意见不一样。
微电影《飞线邻居》剧组人员。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负责编剧的诸葛思燕想到了邻居家电动车“飞线”充电造成过火灾事故,于是提出可以通过微电影体现“飞线”充电的危害。她的建议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通过数据调查,近两年全国因电动自行车发生的火灾事故有上万起,其中“飞线”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最多。
经大家商量,最终确定了影片讲述的故事:外卖小哥张迪因工作需要经常早出晚归,他的作息影响了住在楼下的邻居王大妈。王大妈为此向张迪提意见,但他却不以为然。不仅如此,他为了方便出行,经常将自己送外卖的电动车停放在楼层过道,并且还利用接线板从楼上“飞线”到车上充电,最终引发了火灾事故。故事告诉人们,安全不可忽视,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在剧本出炉以后,角色的选择就成了重要议题。在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开展了试镜活动。高手果然在“民间”,来自高二年级的朱敏佳和秦桂端同学因为出色风趣的表演赢得了老师和剧组同学的认可,随即定下了出演角色。
02耗时一个月完成微电影拍摄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计划,拍摄工作提上了日程。秦洁婷同学作为剧组的总导演,做起了全能担当,从前期的分镜脚本、选景、道具、拍摄到后期的设计,她都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让工作顺利开展。
微电影《飞线邻居》拍摄现场。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拍摄这个作品不仅让我学到了科学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当演员的艰辛和快乐。”主演外卖小哥的秦桂端同学说,为了演好这一角色,他特意跟随外卖小哥学习开电动车相关的动作,以及与客户交流的语言。
出演邻居王大妈的朱敏佳同学是第一次饰演老人,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王大妈这个角色不好拿捏,但在一次次磨合中,我逐渐找到了感觉,顺利地完成了拍摄,我非常开心。”朱敏佳同学说。
担任剧组摄像工作的麻泽成和何语寒两位同学配合默契,力争把每个镜头呈现完美。记得拍摄小区场景的那天,正好赶上下雨天,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对话镜头,大家不辞辛苦地拍摄了一个下午。在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剧组圆满杀青。
微电影《飞线邻居》拍摄现场。
剪辑技术的运用对于一部影片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本次作品的“剪辑师”,面临高考的李逸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把拍摄的素材进行了有效整理和筛选。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因为视频画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经过细心查看,特别要避免穿帮镜头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将画面和音效有效结合,形成流畅自然的片段。
同学们利用社团课程和课余时间,对这部命名为《飞线邻居》的科学微电影进行前期策划、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整整耗时一个月终于完成,并在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脱颖而出,荣获微电影单元最佳作品。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邱浩 通讯员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