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3月18日至19日,“探索绿色金融创新
助力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专题研讨会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专家学者、企业精英,以主题报告、座谈交流、线上讨论等多种方式,分别围绕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启碳汇交易新机制等三个大主题,聚焦国家建设新征程上的新机遇,探索“两山”理念实践路径。
本次研讨会由民建桂林市委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桂林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桂林金融学会、《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广西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化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春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华蕊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桂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两山”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本次研讨会上,各领域专家、教授和学界“大咖”的先进理念、独特思想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点燃“两山”理念实践道路上的绿色引擎,将在金融证券视角下,为桂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
桂林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桂林市委会主委郑毅在主题报告环节,以《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探索“两山”理论实践路径》为题作第一发言。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两山”理理论为指导,结合2021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针对桂林及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发展特点,提出大胆探索生态金融创新,推进和尝试碳汇交易及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章程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友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系系主任何平教授等11位学界、业界顶级专家在会上作了《因地制宜出新招 “银发”经济促转型》、《岩溶碳循环及其碳汇效应》、《基于时空大数据对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多个深度专题报告。
在煮茶问道环节,7位嘉宾围绕以“如何点‘绿’成‘金’等主题进行了现场研讨。桂林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阳耀民向会议介绍了桂林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成思危基金管委会执行副主席张皎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变现,需要直面现实,通过创新,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向,新方法。中国风吸纳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提出,碳汇获得证券准入资格后,可以更有效吸引投资,同时也能为桂林提供打造“富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会。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项鑫从法律角度对,生态产品价值证券化的定性和定量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建议。湖南科技大学叶文忠和戴树根教授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任重道远,应当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来源丨记者梁亮 李振 通讯员郑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