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盐来自大海、岩井或者盐湖,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虽说一盐调百味,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味,价格却十分亲民。不过最近,“盐”也被玩出了新花样。在一些购物平台上,包装精美的各类“网红”进口盐打破了人们对盐的认知,动辄上百的价格不禁令人咋舌。
价格贵得惊人的网红盐到底是实至名归还是概念炒作呢?
根据《食用盐国家标准》,我国的食盐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优级、一级、二级,这个等级是按照食盐的氯化钠含量划分的,氯化钠含量越高,食盐的杂质就越少。优级食盐的氯化钠含量要达到99.1%以上,一级是98.5%以上,二级是97%以上,市面上多为一级食盐。而在商家的文案里所谓的“网红盐”,除了渲染原产地、稀缺度外,大都声称它所含钙、镁、钾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比普通盐多,营养更均衡。食盐中除钠以外的元素增多,氯化钠的纯度就会降低,以矿物质元素含量多就更营养的逻辑进行推理,岂不是海水晒制的粗盐要比精盐更有“营养”?
消费者花钱买健康本无可厚非,但钱花在这些“网红盐”上,恐怕是交了“智商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11岁以上的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的盐,只通过盐摄取矿物质,有可能造成钠摄入过多引发其他疾病。同时,普通盐中氯化钠纯度基本在97%以上,至于钙、铁和其他矿物质,光靠吃盐补充根本不靠谱。
盐只是一种调味品,并非保健品,不能也不该赋予其过多功能和内涵,只要规范生产、合乎标准就足够了。无论是“网红盐”,还是“婴儿水”、“减肥神器”等网红产品,其实商家鼓吹的各种功效就是他们炒作的噱头,唯一的目的无非卖货而已。
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已超过10克,比推荐摄入量高出一倍有余。而“网红盐”更容易因其“美丽”的外表让人忽视其“调味品”的属性,不知不觉地加大摄入量。一旦人们摄入过多的盐,就可能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减盐早已被列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将钠盐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不超过6克,就能产生收缩压下降2~8毫米汞柱的效果。所以,管理好盐的摄入量,对健康的好处更显而易见。
包装再精美,盐作为调味品的属性也不会改变;颜色再漂亮,它也是万变不离其“咸”。一个极其普通的东西,越是被炒得“不普通”,消费者就越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其中的猫腻和陷阱。
最后,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等消费凭证,当发现所购食盐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熊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