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营企业家,这份政策“大礼包”请查收

来源: 广西日报 2023-02-24 09:57:35 我来说说 阅读

  截至2月20日,全区实有个体工商户308.7万户、私营企业101.9万户,全区有4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月2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工作情况。

  


  发布会现场。

  2022年以来,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减负纾困、强化精准扶持,着力解决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2年,广西实现市场主体总量超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300万户、私营企业超100万户“三个突破”。今年以来,广西民营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月20日,全区实有个体工商户308.7万户、私营企业101.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8.63%和8.92%。广西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改革创新,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创新准入准营改革。创新推进“准入准营”一体化,率先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准入一体化改革;创新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出台全国首个涵盖线上线下企业开办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创新在“智桂通”上线“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准入准营全面实现减环节、压时间、省成本,企业开办、财产登记和政务服务一级指标排名全国前列。

  


  智桂通APP“企业开办一窗通”界面。智桂通APP截图

  创新“政银企”合作。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与银行开户一体办理,市场准入渠道延伸至5574家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创新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创新与金融部门建立“个体工商户白名单”共享机制,为民营企业在注册登记、年报、政策咨询,以及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融资等金融业务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政策落实机制。推广应用广西营商环境“智管云”平台,推动惠及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归集发布利民惠企政策 1.46万条,实现从“精准推送”到“精准兑现”。

  二、聚焦减负纾困,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

  落实减负政策。全方位实施组合税费支持政策,顶格执行社保费“减免缓返补”政策,为广大民营企业发放稳岗返还和留工培训补贴,减免道路通行、港口码头、房屋租金和检验检测认证等各项费用,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让政策红利直达民营企业。年内累计释放“真金白银”超800亿元,退税减税降费规模创历年之最,超95%的民营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加大金融支持。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近100万户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106.3亿元,连续22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11%;叠加货币政策工具及各类财政贴息,为民营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120亿元。其中,“桂惠贷”投向民营企业2382.30亿元,同比增长40.59%,占总金额的71.13%;支持民营企业12.1万户,同比增长43%,占总户数的98.3%。

  


  银行为民营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覃小雯 摄

  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放开经营性用户发用电计划,使1万多家发、用和售电民营企业准入发展;持续推动天然气大用户市场化改革试点,35家民营企业参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累计节约用气成本超1780万元;为6.94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水、气“欠费不停供”保障,缓缴水费1.04亿元;落实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政策,减免非国有房屋租金3293.14万元。

  三、聚焦精准扶持,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

  做实助企服务。组织开展万名个体工商户大调研、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暨个体经济发展百日行动、“一起益企”“一站式”质量帮扶等活动,上线运行广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建立400多个“小个专”党建工作联系点,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民营企业享受精准服务超50万户次。

  密切政企沟通。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查访,各级各部门为市场主体解决生产经营问题1300多个;组织开展了10轮帮扶民营企业工作,“面对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共收集需自治区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45个,目前已解决36个,持续推进解决9个。

  搭建强企平台。推动在南宁举办第二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深入开展“民企入桂”行动,签约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6800多亿元。举办2022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全区4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下一步,广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顶层设计,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作用,拓宽政企沟通渠道。

  


  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理经营许可证。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陆恺骏 摄

  二是打造更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市场监管领域准入一体化登记,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一业一证”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动更多主体“快入准营”。

  三是深化全程服务。优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组织实施“育苗扶壮”工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开发“质量贷”等金融服务,使普惠贷款政策惠及更多民营企业。探索建立大型互联网平台常态化合作机制,协调头部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技能等培训,为平台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四是优化监管制度。强化综合监管执法,集中整治市场突出问题,加大反垄断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监管方式手段,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新业态新模式集成创新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效能。推行柔性监管执法,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免予处罚三张清单,为民营企业留足发展空间。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2022年广西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上有哪些突破?

  答:2022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与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起,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1+4+3+N”目标任务体系,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聚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齐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了一些突破。

  一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体系更完善。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制定实施了《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等“1+3”扶持政策文件,全年投入7560万元专精特新专项支持资金,建立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二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22年,广西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7家。截至目前,广西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排西部第4),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0家,带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200家。

  三是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宁市邕宁区铝精深加工、柳州市鱼峰区小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贵港市覃塘区绿色家居、贵港市港北区电动两轮车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汽车、石化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例如,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国产第一台尿液分析仪、国产第一台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柳州源创电喷技术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电磁阀式喷射器是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重要的执行部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广西美斯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履带移动式破碎、筛分站,获得发达国家(地区)7件CE认证;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近年在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领域推出43款智能化新产品,2022年获国家专利23项。

  问: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开展“稳主体激活力攻坚战”,把保市场主体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牵头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还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进展?

  答:2022年,广西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开展“稳主体激活力攻坚战”为抓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助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优服务稳主体,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牵头出台力保市场主体20条措施,协调18个成员单位出台助企纾困、稳市场主体政策措施174项,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与金融机构建立知识产权白名单推送机制,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纳入“桂惠贷”支持范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63亿元,同比增长2.18倍。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减罚、轻罚“三张清单”。率先出台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修复信用信息163万条。全面开展歇业登记备案,助力困难市场主体“休眠蓄能”。2022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73.41万户,同比增长11.33%,有力托住了经济发展大盘。

  二是提质量增效益,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深入实施质量强桂战略,首创覆盖9大类169项重点工作的质量强桂指标体系,为企业降本增收152.6亿元,为企业问诊把脉23.3万次。加快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新打造“中国—东盟/RCEP标准云平台”,提供标准题录数据5.29万项。帮扶499家广西企业、544款产品通过香港高端认证进入30多个国家地区。聚焦强链补链开展生物医药产业招商,签约项目80个,直接推动到位资金16亿元。

  三是强保护促运用,助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率先发布首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团体标准、设立首个境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实现设区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全覆盖。有效发明专利3.2万件,同比增长12.38%;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增长47.18%,增速居全国第1位;有效注册商标46.14万件,同比增长18.61%,增幅居全国第3。8个品牌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12个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入围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同创历史新高。

  问:2022年,自治区财政扶持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发展取得哪些成效?

  答:2022年,自治区财政厅积极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壮大发展。

  一、全面落实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中央赋予的权限范围内自治区顶格出台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全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700亿元,同比增加近500亿元,惠及95%以上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轻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税费负担。

  二、全面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全区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政策期限1年。同时阶段性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2022年全区累计减免社会保险费39.7亿元、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费20.2亿元。

  三、全面落实财政金融联动政策。全区安排“桂惠贷”财政贴息资金超过60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近2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贷款3349.2亿元,90%以上投向中小微企业,惠及12.3万户以上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超65亿元,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2022年政府投资基金带动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新增贷款55亿元,实现投贷联动总规模80亿元。同时,还通过支持融资担保,为涉农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等提供252.03亿元融资担保资金支持,为全区农业经营主体节约了融资成本超7亿元。

  四、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2022年,自治区财政全力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747.4亿元,占全年全区政府采购金额的76.9%,较去年上升9.9个百分点。全面推广“政采贷”融资模式,推行政府采购合同融资,2022年针对中小企业发放“政采贷”26.5亿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来源丨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潘晓明 何淞荧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