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热爱祖国,敬仰先烈,我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更多人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2月2日,在桂林市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捐赠仪式上,李保锋将自己精心篆刻的大型建党百年篆刻艺术作品赠与纪念馆。
巨型篆刻艺术作品让人震撼
01
来自安徽省涡阳县的李保锋今年50多岁,是一名党员、中学教师。参加工作后,他对爱国教育有着非常执着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篆刻各类历史性题材作品。
前几天,李保锋背着1米多宽的长筒作品,只身一人跨越千里从安徽来到桂林,将他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大型篆刻作品,捐给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李保锋(左二)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捐赠作品。
李保锋介绍,这套作品由百枚大型印章组成。印章从造型到字体各有特色,每个印章背后都有故事,都铭刻着一段历史。
令在场人震撼的是,每枚印章大约有20平方厘米,形状各异,全套作品共计20平方米左右,能铺满整整一间房,是一套巨型篆刻艺术作品。
为了方便装框展示,李保锋把这套大型作品分成了七份,每一枚印章都表现了不同场景,有着其历史意义,比如遵义会议、解放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
李保锋说:“创作这套作品的目的是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时刻铭记今天享受的太平盛世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感恩先辈的付出。”
经常熬通宵创作累得身上贴满药膏
02
2020年初,李保锋做了一个决定:创作一套篆刻作品,礼献党的百年华诞。
为完成这套作品,李保锋开始不停忙碌。“百枚印章需要百枚冻石材料,光买材料就要花不少钱。”李保锋介绍,冻石质地相对较软,是常用的篆刻材料,但价格不便宜。李保锋省吃俭用,掏出积蓄,甚至求助于他人,才终于凑齐百枚印章石料。“我把篆刻艺术视为生命,所以义无反顾地坚持。”李保锋说。
印章冻石。(受访者供图)
李保锋从寻找材料、查阅资料、设计,再到一刀刀刻画,全部是亲力亲为。历时一年,他也曾想“打退堂鼓”,因为工作量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非常大。“我每天雕刻几万刀,熬了无数个通宵。”李保锋说,在夜里非常疲劳的时候,他一想到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今日的幸福,相比之下自己的困难无足挂齿。“难受的时候,身上贴了几十个止痛膏。因为长期重复类似动作,经常让肩颈不舒服。”李保锋说,“晚上我创作的时候,经常一动刀就是连续12个小时。创作也需要灵感,一旦停下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找寻那种合适的状态。”
李保锋说:“家里有20多把大大小小的刻刀,这套作品就用烂了好几把。”
红色历史的生动传承
03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继周恩来纪念馆之后,第二个收藏这套作品的纪念馆。”李保锋说。
2023年春节期间,李保锋在中央电视台《长征之光》的相关报道中,看到了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了解了红军长征在湘江战役中的历史故事,让他萌发了捐赠这套大型建党百年篆刻作品的念头。1月31日,他只身从安徽出发,踏上南下的列车前往桂林。
2月2日的捐赠现场,在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作品十分传神。“这是我们馆成立以来首次收藏的篆刻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副馆长胡雅馨表示。
李保锋的篆刻作品。(受访者供图)
当天,这套大型作品展现在纪念馆里时,前来参观的群众纷纷围上来观看。胡雅馨表示,这套作品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也能促进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传播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
全州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各学校研学、青少年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等有积极作用。李保锋的篆刻艺术作品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让参观者更加直观了解党史。下一步,该县将组织和鼓励更多的创新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韦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