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艺术节重现戏剧之城荣光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2-12-20 11:12:37 我来说说 阅读

  高规格高质量打造文化大餐 年轻活力国际范构成主基调

  桂林艺术节重现戏剧之城荣光


  在东西巷,艺术家们随性表演,打破演员和观众的界限,让演出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性。

  精致典雅的古戏楼剧场与体验式观剧相结合,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独角戏《人类的声音》剧照。

  七星公园华夏之光广场的参与式剧场活动现场,一名小朋友跟着大人鼓掌。

  12月10日至18日,整整9天时间,一批中外艺术家齐聚桂林。他们在大剧院、小剧场、山水间、草坪上、岩洞中、街头巷尾,带来了戏剧、舞蹈、音乐、脱口秀、装置、偶剧等29台、128场精彩演出。在桂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级旅游城市进发之际,艺术家们用满怀热情为其注入艺术之韵。

  在享誉世界的桂林山水间,赓续1944年“西南剧展”光荣传统,2022桂林艺术节在历史落幕的地方重新出发,向经典致敬,也传承了历史文化根脉。而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要求,桂林用具有国际品位、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创作、交流与展演展示平台,将独一无二的艺术盛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重现“桂林戏剧之城”荣光

  本届桂林艺术节的一系列活动,既是推进桂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也为我市文旅行业复苏注入了强劲动能,为新时代广西文化传承发展再添薪火。

  78年前,上千名中国戏剧人齐聚桂林,举办了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的西南剧展,演出了上百部戏,为彼时抗击日军侵略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

  78年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桂林市人民政府和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2022桂林艺术节,在这座山水之城拉开了序幕——从桂海晴岚到七星公园、从东西巷到象鼻山……29个剧目、近130场演出,点燃了这座“抗战文化城”的文艺基因。

  桂林总为国际目光所注视,定位从来都是“世界的”。本届桂林艺术节的主题为“山水有约,桂林有戏”,这饱含诗意的话语,让人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人在景中舞、景在戏中醉的诗情与画意。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认为,桂林不仅有着秀美的山水,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希望把桂林的山水和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把艺术节打造成桂林固有的文化品牌。“我们要按照艺术的规律办事,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探索一条符合桂林艺术节的发展道路。”郝戎这样说道。

  12月11日晚,新修缮过的广西省立艺术馆迎来了桂林艺术节开幕式。舞台上下,彼时奔赴参加西南剧展的新安旅行团团员,与此时参加桂林艺术节的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学生相遇,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欧阳予倩、田汉先生后人欧阳维,熊佛西先生后人熊梦楚,瞿白音先生后人瞿向明接过象征着文化之光的“明灯”依次传递,那颗名为“复兴”的火种,时隔78年再次在每一位观众心中点燃。

  9天时间里,在戏剧展演、街区巡游、音乐现场、非遗文创集市里,戏剧、舞蹈、彩调、渔鼓、帐篷小剧场、爵士乐、手碟演奏、脱口秀、杂技魔术轮番上演过后,中外艺术家们无不产生共鸣——“桂林举办艺术节,不仅是在延续当年西南剧展的某种精神,更是向世人说明,在7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一群用生命在做戏剧的人,我们还在这里耕耘、传承!”这几乎是参加了桂林艺术节的所有戏剧人的肺腑之言,他们深感,这是对历史精神的延续,是一座文艺城的戏剧回归,是一场戏剧人的盛会,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新开始。

  高规格高质量打造“戏剧盛宴”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桂林,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重任。

  嘱托在耳,使命在肩,桂林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标开启了有益探索。中外艺术家们在大剧院、小剧场、山水间、草坪上、岩洞中、街头巷尾,带来了戏剧、舞蹈、音乐、脱口秀、装置、偶剧精彩演出,通过沉浸式的艺术演艺活动,传承了西南剧展的光荣传统,用文化来凝聚和激发伟大民族的复兴力量,展现了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

  桂林艺术节之所以备受各界关注,关键在于高规格的定位、高质量的节目。

  本届艺术节依托中央戏剧学院专业力量,邀请在业界极具影响力和声望的郝戎、刘杏林、王潮歌、潘惠森、靳东等艺术家和教育家担任艺委会的成员,遴选了国内外多部优秀剧目。艺术节期间,包括舞台剧、儿童剧、独角戏、喜剧、无障碍表演剧等29台演出项目贯穿全线,一流艺术团体、知名艺术家轮番登上舞台,极大满足了广大观众对艺术需求的期待。

  开幕大戏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源自《明史·宣宗本纪》中一段真实历史,改编自著名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这部剧用了3个小时浓缩近70万字的原著精华,缜密的细节、生动的人物、连续反转的高能剧情,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思考人性与生命的意义。

  由著名影视演员高晓菲主演的《人类的声音》也在桂林艺术节实现中国首演。这是法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剧作家让·科克托写于1930年的戏剧作品,曾是海内外众多知名女星挑战自己演技的标杆。而由白先勇小说《花桥荣记》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用米粉串起了海峡割不断的两岸文化血脉;实力派演员郭笑主演的《象棋的故事》则是集编、导、演于一身,每场演出皆好评如潮……

  名家对桂林艺术节极大认可

  艺术节期间,数十名国内外嘉宾和三位西南剧展著名艺术家后人欧阳维、熊梦楚、瞿向明,怀着极大期待到我市调研艺术发展工作,共赴这场文化之约。

  嘉宾们先后来到东漓古村、桂海晴岚、东西巷等地现场调研桂林历史、民俗文化和艺术节开展工作情况,还去到广西师范大学、市中心广场、古南门、七星岩等地参观考察艺术节各分项演出活动。

  欧阳维是著名戏剧家、戏剧教育家、中央戏剧学院首任院长欧阳予倩先生,著名戏剧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首任主席田汉先生的后人。“我对桂林是非常有感情的。”欧阳维说,虽然与桂林相逢几回,但此次重游让他感到亲切而欣喜,有如“回乡”。看到新修缮好的广西省立艺术馆和开幕式的创意演出,欧阳维满怀“惊喜”和“感动”。当“西南剧展”的场景重现,欧阳维感觉恍若穿越时空,看到了先辈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欧阳维认为,桂林艺术节继承了前辈们的精神,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西南剧展’不仅是戏剧活动,那是抗战文化的高峰。在国家困难时期,文艺先锋不畏强敌、不怕困难、艰苦拼搏,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今天我们赓续文脉精神,向经典致敬。”艺术节艺委会主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

  让郝戎十分感动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发展的热情与信心。“我们感受到广西对文旅发展倾注的心力,有了地方的重视,相信桂林艺术节能成为广西的文化名片。”郝戎说道。

  20年前,知名导演王潮歌来到桂林,看到这里山如画、水静流,城在景里、景在城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恬淡而悠闲,令人心悦神怡。

  当时,王潮歌受邀来桂林做一台晚会,看到如此美景,她将晚会地点选择在了象山景区,这台“欢乐漓江”晚会便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前身。此次艺术节,桂林的山水风景也成了舞台背景。正如王潮歌所言:“艺术是有土壤的,艺术是人的精神需求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粮食。桂林是一片沃土,它可以生长这样的梦想。”

  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赵淼的感触里,桂林的风景人文深厚,桂林的山水可以拥抱,桂林的大街小巷、山水之间到处都可以是舞台。他憧憬:“今后可能就在街角一个小山下,就能搭建一个舞台,观众可能就在马路对面,这里有人来人往的烟火气息,远处山上可能一首古曲响起,一个故事就开启……”

  众人期盼艺术节开出“艺树之花”

  本届艺术节有两个关键词备受关注:年轻化、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词构成了本届乃至未来桂林艺术节的主基调。

  整整9天时间,年轻人喜爱的元素,一个都不少。在公园里,艺术家们以微剧场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横跨两个周末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用音符包装再熟悉不过的桂林山水,为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年轻人搭建挥洒激情的平台。

  除了这些在特定场地里的演出,漓江边、榕湖畔、东西巷、古城墙脚下等有浓浓烟火气息的地方,彩调、渔鼓、杂技魔术、互动巡游、非遗文创市集等轮番上演。不难看出,这是艺术节特意为年轻人创造的不同体验,通过在公众场所的表演,使年轻人有更多的方式接触艺术。

  市民汪先生是位“80后”,也是一名戏迷。他认为,艺术是一座城市文明与发展的重要标志。“爱丁堡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奥地利艺术节……国际上这些著名的艺术节,有的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有的是在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都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汪先生说,世界各地的艺术节与地域都有关联,而这次桂林艺术节办出了特色,希望未来能一直办下去。

  如何能让艺术节一直办下去?汪先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桂林有历史积淀,这正是桂林艺术节延续的生命力。“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除了有历史积淀,还要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不断前行。”汪先生的观点和艺术节组委会不谋而合。12月19日,桂林艺术节发布了《2023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征集公告》,由桂林艺术节组委会和中央戏剧学院共同发起,以“国际化、年轻态”的核心理念和自觉追求,挖掘更多、更优秀的华语青年戏剧导演,

  艺术需要土壤,而桂林就是能让艺术生长的沃土。“未来我们将推出驻地艺术家计划,让全国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都能够在桂林驻扎下来,看到桂林、感受桂林,尝尝桂林的味道、闻闻桂林的花香,从血液中亲切这个城市,在这里自由创作,让更多的人和观众走进来,深扎在桂林这片土地上。”在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赵淼的设想中,今后将通过驻地艺术家计划等,让更多年轻人在桂林找到施展才华的创业舞台,而桂林将以文化为轴心,带动周边产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树之花”之城。

  记者马翔

  图片均为记者李凯 滕嘉 摄


责任编辑:雷渝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