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 我的名字叫党员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2-11-24 09:56:33 我来说说 阅读

  冲锋在前 我的名字叫党员

  城市一号小区党员先锋队部分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72岁党员老兵李朝生再披“战衣”,投身抗疫一线。(受访者供图)

  七星区朝阳乡党员志愿者为回到休息区的贺州支援桂林医疗队队员送上蜂蜜水。记者陈静 摄

  李文杰在临桂区汉塘村委进行健康码查验。见习记者刘菁 摄

  “银发”党员志愿者在核酸采样点入口维护秩序。见习记者刘菁 摄

  凌晨,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逐一进行加样及扩增前的点样工作。詹金容 摄

  □本报记者陈静 张苑 见习记者刘菁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连日来在桂林抗疫一线最感人的回答。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条战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迅速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中。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奉献;不同的阵地,同样的坚守,党员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奔波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那一抹“党旗红”成为了抗疫一线最亮的底色。

  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党员先锋队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样本接收、试剂准备、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录入、报告审核……必须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谨细致,全神贯注。在接到预处理完成的标本后,检验人员便立刻投入到样本分析检测工作中,负压的实验室里可以说是所有流程中风险最高的一个环节,全程需要做三级防护,不能吃饭、上厕所、喝水。只有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及时和个人安全。

  “最后一波标本凌晨2点多才到,又是一个不眠之夜。”11月22日,在电话那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新冠病毒赛跑,要以快制快。对于检验团队来说,区域内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完全不同于平日,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每天要完成3000管、近3万人次的检测量,是对检验人员体力、耐力的巨大考验。为抢抓时间,尽快出检测结果,该科18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和其他同事一道采用“老带新”“三班倒”模式,做到24小时不间断高效运转。他们铆足了劲与时间赛跑,从白天到夜晚都是火力全开,每组医务人员连续工作都要超过8小时,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当着“幕后英雄”。

  “累吗?”“累呀,但我是党员,党员就要带头向前冲。我们快一点,群众就能早一点拿到结果,就多了一分安心。”检验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红告诉记者,有些同事通宵进行检测工作,休息两个小时就又投入白天的工作,“在检测室旁边打个盹就算休息了”。

  “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战场,仪器就是武器。直面病毒、检测它、发现它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党员先锋队队员们的共同心声。

  社区里的“红色力量”

  在临桂区的彰泰·城市一号小区,有这样一队志愿者,他们是老师、销售人员、公务员,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但在这里,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党员先锋队”。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几位。

  何文是桂林市第十一中学教师,张嘉成是一名汽车4S店的销售员。在此次抗疫中,他们俩主要负责协助医护人员做核酸采样。何文告诉记者:“我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和共产党员,理应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为桂林的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穿了一天的防护服,脱下后才发现汗水把衣服浸湿了,何文说亲身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

  粟嘉琪是来自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名共产党员。她告诉记者,她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时,没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她的父母和一对2岁的双胞胎女儿都需要她照顾。“但我妈妈知道后对我说,你放心去做吧,孩子交给我们,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粟嘉琪坚定地投入到抗疫志愿工作中,她和另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清理生活垃圾、保障物资配送等工作。

  张娜是一名来自临桂区人民检察院的共产党员。她和50多岁的党员王淑萱大姐是最早在城市一号小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每天都在小区开展值守工作,维护秩序。张娜说,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就应主动承担起“宣传员、疏导员、讲解员”的角色和各项困难的工作。“困难肯定是有的,包括一些业主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但是我们必须耐心解释和疏导他们的情绪。”张娜说。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户人家是一个奶奶带着三个孩子,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孩子的父母没有办法回家。“党员先锋队”除了日常帮助老人运送采购的物资,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老人,以便随时帮助老人解决问题。一天早上张娜正在值班,孩子拿着零食跟她分享,并对她说:“阿姨,你们辛苦了,谢谢。”这让张娜想起了自己家里的两个孩子,每天出门前儿子都会叮嘱她保护好自己,自己和妹妹会乖乖的,“前天回到家,我看到儿子在门口贴了一张画着大白的画,眼睛一下就湿润了”。

  72岁党员老兵再披“战衣”

  “李叔叔,你腿脚不好,别站那么久,休息一下吧!”11月22日11点多,临桂区七里坪社区里,72岁的李朝生身穿防护服,正在维持等待做核酸采样队伍的秩序。“请大家注意前后间隔,按顺序排好,不要混乱!”他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喊道。

  从早上7点半到岗,他已经站了4个多小时,但他还是坚持到了中午换岗的时间。匆匆回家吃完午饭,短暂午休后,李朝生又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一批爱心物资已经运到社区,需要第一时间分发到居民家中,他二话不说,穿上“战袍”又冲出了家门……

  这一天,是李朝生加入社区党员抗疫志愿者服务队的第四天。说起这几天的生活,他笑道:“很忙但很充实,重新找回了当年上战场的感觉!”

  李朝生是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参战伤残军人。这次疫情突如其来,他第一时间“请战”,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队伍中,与所在小区的90多名党员志愿者一起冲到了抗疫一线。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社区干部每天组织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分发爱心物资、进行抗疫知识宣传,等等。

  李朝生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军人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军队有传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冲锋在前,我只不过是牢记职责,发挥老兵余热,做了应该做的事!”

  党员志愿者与援桂医疗队传递“双向奔赴”的温暖

  “来来来,辛苦了,喝点蜂蜜水休息一下。”忙完上午的核酸采样工作,贺州援桂医疗队的队员们刚到休息点就收到了朝阳乡党员志愿者们送上的温蜂蜜水。这是11月23日中午,记者在东二环路与金鸡岭路交叉口看到的暖心一幕。

  “后勤保障服务十分周到,只要我们需要的东西都会及时送到,有问题只要提出来,也能及时得到解决。希望疫情过后,以游客的身份再来桂林旅游!”

  “服务周到、用心、贴心,考虑周到,为后勤保障队伍点赞。”

  ……

  在贺州支援桂林医疗队与我市七星区朝阳乡多个后勤保障工作的微信沟通群中,一条条暖心留言不断刷屏,感谢的话语背后是援桂医疗队员们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肯定。

  朝阳乡有28个核酸采样点,由贺州支援桂林医疗队的100多名医护人员负责。朝阳乡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第一时间制定了餐饮、住宿、交通等预案,第一时间解决医疗队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还准备了咖啡、奶茶等饮品。

  得知医疗队乘坐的大巴有统一的接送时间,为了让提前结束工作和延迟返回的采样点医疗人员能多休息一会,朝阳乡岩前村书记莫志军还每天用自己的私家车接送医护人员往返酒店和核酸采样点。朝阳乡党委副书记李志明告诉记者,针对贺州援桂医疗队不吃辣的情况,他们专门调整了合口味的餐食。一些有条件的村委还自己动手制作盒饭,还有老党员在家为医务人员熬制暖心姜茶。

  “医务人员、志愿者都为彼此着想,让我们这些习惯于守护患者的医务人员也感受到志愿者反向守护的爱。这些感动,必须化作动力,才能表达出我们的敬意。”来自贺州市贺街卫生院的护士陈华琴感动地说。

  你支援抗疫,我为你做好保障。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正在我市持续。

  “银发”老党员抗疫一线发挥余热

  11月23日,象山区猴山社区的一处核酸采样点现场活跃着一群“银发”志愿者。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们是一群自愿到抗疫一线发挥余热的老党员。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猴山社区一处核酸采样点,发现现场的志愿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他们身穿红马甲,在等待做核酸采样的队列边走动着,一边提醒排队的居民遵守秩序、保持距离,一边耐心协助不懂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进行扫码和登记。在这些“银发”志愿者的协助下,采样现场秩序井然,这些老爷爷忙碌的身影也成为了现场暖心的一幕。

  志愿者爷爷汤建文对记者说:“作为老党员,我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来做志愿者,每天坚守在这里,想为防疫工作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猴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志愿者爷爷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一部分是社区居民,一部分是企业的退休职工,虽然他们已经上了年纪,但每一分力量都弥足珍贵,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让我们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入党积极分子很积极

  “我17号就来了。”李文杰对记者说。22日早上7点半左右,临桂区山水凤凰城小区核酸采样工作即将开始,李文杰也在自己的志愿者岗位上维护着排队秩序。

  李文杰是临桂区黄沙瑶族乡翻水村委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此轮疫情的初期防控阶段,他在知道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就报名到抗疫一线做志愿者。他和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前期主要在山水凤凰城小区内进行核酸采样秩序的维护,同时做好楼道的消杀,还要负责给居民运送物资、清理垃圾等工作,每天在各个楼栋之间都要来回走好几趟。现在则是服从安排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连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这几天瘦了近5斤。“就当是锻炼减肥了。”他笑笑说。

  李文杰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要向党员同志们学习,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必将战胜疫情。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