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美美与共 书写与山水同美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一展芳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服饰展。(市民宗委供图)
  □本报记者孙敏 通讯员陈鹏 尚海波
  桂林是多民族散杂居地区,下辖1市10县6区,其中有2个自治县、1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5个民族乡;全市总人口540万,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万。汉、壮、瑶、苗、侗、回6个世居民族与各族同胞一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书写了桂林悠久的历史。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各族同胞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踔厉笃行
  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桂林深知这一点,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深度、现实的维度出发,构建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的时代格局。
  近年来,桂林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市委常委会、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两次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和督导创建工作;市委书记周家斌在《桂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号召全市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在人民网广西频道通过“书记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桂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市长李楚主持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部署、常态化推进;17个县(市、区)党委书记积极参与“书记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客人民网广西频道嘉宾访谈室,畅谈创建工作。
  桂林以“随处可见、随处可学、随处可感”的创建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党建、民生、经济、教育、旅游、文化等重点领域,实现创建工作各行业全系统覆盖。积极构建多元宣教主体,打造宣传产品、强化理论研究,面向全社会开展线上线下宣教活动,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
  截至目前,桂林7家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4家单位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5个、模范个人26人,自治区模范集体147个、模范个人202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育基地4个;两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
  心手相牵绘出“同心圆”
  奏响民族团结交融曲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里排壮寨,侯振荣一家四世同堂,一家人中有壮、汉、苗、瑶、侗5个民族,水乳交融、团结和睦,被传为佳话。
  山水多娇,民族多彩。和睦的多民族之家,是桂林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缩影。
  近年来,桂林市全力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走深走实。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8个县区设立服务站,全面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推出为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就学、医疗、社保、培训等方面的便民举措20余条,真正让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城市留得下、有发展。截至目前,桂林设立社区民族团结之家76个、街道民族事务咨询服务窗口78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党支部3个。
  在此基础上,2019年,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通过成立“一中心”、建设“四机制”“五平台”,打造了少数民族群众“开心、放心、安心、舒心”的幸福家园。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通过“石榴籽课堂”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安全、生活技能等各类培训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共计15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3500余人次。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城市民族工作“一站式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工作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国家部委、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并要求总结推广“桂林经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桂林民族工作。全国多地及区内各市到桂林学习调研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经验。
  在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桂林经验”走向全国的同时,桂林还在广西率先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桂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交流活动。挂牌成立了两个“各族青少年交流中心”,先后举办了“百里漓江石榴红 同心共圆复兴梦”各民族青年民间艺术沙龙、“百里漓江石榴红·三项计划·桂在行动”桂林市第二届青少年篮球赛等主题活动,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还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探索完善“旅游+创建”新模式,以景区为平台、以“四个结合”机制,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先后培育了象山景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龙胜梯田等民族特色文化融入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建设。景区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
  手牵手齐心同步走
  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桂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手牵手,团结奋进,共栽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桂林坚持“红色”引领。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依托,按照“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等融合发展理念,把民族地区建设成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龙胜各族自治县长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期间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通过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充分彰显和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坚持“绿色”优先。桂林立足民族地区优势,打造粮食、柑橘、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优质畜禽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分类培育工程,全市民族地区“一县一业”差异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坚持“民生”为要。结合全市“五网”建设,桂林不断提升民族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桂林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建制村道路通畅率100%,20户以上自然村屯全部通道路。2021年,桂林实现5G网络市区全覆盖、光纤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持续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恭城医改被列入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完善民族地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中心服务民族事务的功能,构建民族地区均等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族地区群众办事更省心、工作更方便、生活更优质。 
  与此同时,桂林积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指导龙胜、恭城修订地方条例,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相关要求融入法治体系;加快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民族事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山水甲天下,石榴花盛开。
  回望来路,无论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也不能少”,还是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桂林都交出了一份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的厚重答卷。展望未来,全市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桂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桂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