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快车”古老灵渠演绎现代“桂林传奇”
灵渠景区四贤祠内的“四贤”塑像(资料图片)。
灵渠景区工作人员表演传统捕鱼(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苑
2200多年前,始于秦始皇的大野心,能工巧匠的大创意,一个比肩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灵渠横空出世,造就了世界水利史上的传奇。
2200多年后,基于国家领导人的大格局、大眼光,一个着眼于桂林城市大发展的新命题——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应运而生。在这一新命题之下,古老的灵渠也将迎来寻求华丽嬗变的新契机。
历经千年的古运河如何更好地“活态保存”?这一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否融入新时代文化内涵,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张“名片”……种种期待、种种畅想,绘入一幅保护与提升的“大蓝图”,将让千年古渠焕发新时代的魅力。
一次“大机遇”——
灵渠成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名片”
“秦代修建的灵渠,将湘江、漓江的源头相连,在运输、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曾这样称赞灵渠。
一条精心选址和巧妙设计的人工运河,将湘水和漓江迂回连通,进而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在现代都算得上是个大工程,何况是在2200多年前?!灵渠背后所展现的不仅是闪光的人类智慧,还有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对桂林的发展寄予厚望。他强调,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一方面是对桂林古老文化遗产的赞许,一方面是对桂林新时代发展路径的指引,总书记的倾情关注,让所有桂林人精神振奋,能量满满。
2021年12月2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主持召开研究推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会议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深入挖掘桂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雕塑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同年11月30日,刘宁书记亲自到桂林视察,并到灵渠实地考察,要求全力做好灵渠的保护和提升课题。
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千古灵渠赋予了新生机。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灵渠功能价值研究、提升规划研究、扩大宣传研究等工作全面启动。
2022年2月1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灵渠保护提升工作专题会。会议强调,世界级旅游城市需要有世界级的文旅项目和品牌,建设文化旅游之都,灵渠的保护和提升应该是首选的项目。推进灵渠保护提升工作,正当其时,也是桂林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要把灵渠作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
制定《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持续开展“申遗”工作;实施一系列修复工程……对灵渠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桂林从未停止过。如今,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征程中,千年灵渠又将迎来新的机遇,绽放全新的魅力。
一个“大规划”——
坚持世界级标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灵渠修建之初,其规划设计之智慧巧妙、结构之独具匠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远见,成就了至今仍被世人称奇的伟大工程。
目光回到新时代的当前,着眼于大视野、大格局的规划与设计,同样成为了桂林推进灵渠保护与提升工作的“先手棋”。
“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强规划引领,加快灵渠保护提升工作,为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贡献力量。”——在今年2月16日举行的灵渠保护提升工作专题会上,市委书记周家斌提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在灵渠的科学规划设计方面,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世界级标准,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来规划、设计、建设,突出以灵渠的水利、军事、交通、民族融合、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一带一路”连接等功能为工作的中心思想,以水为主线,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保护提升规划工作。
在灵渠保护提升工作专题会上,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吴忠军汇报了关于灵渠保护提升的规划。这份初步方案从保护灵渠遗产的真实完整性,扩大灵渠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5A景区,科技创新优化灵渠功能,整合资源培育新业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构想。
“首先要科学划定遗产区、缓冲区范围进行保护。按照《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严格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的前提下,创新转化手段,优化灵渠教育、科研、旅游功能,让灵渠文化遗产活起来。”吴忠军教授表示。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开发主题和产品体系,包括:建设花样北渠漂流带、文化南渠体验带、灵渠文化研学体验区、秦城水街国家级休闲区、打鱼文化体验区,等等。此外,还建议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和推介手段,打响灵渠文化品牌,持续提升灵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场“大畅想”——
让千古灵渠与桂林山水一起走向世界
世界级的文化、世界级的标准,藏于桂林山水间的灵渠,如何才能讲好世界级的“桂林故事”?一场关于未来的畅想由此展开——
畅想一:做活“水”文章,来一场穿越古今的“行舟寻秦记”
灵渠是一项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除了军事、交通上的重要作用外,灵渠还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涝泄洪的作用。
采访中,不少专家学者谈到,灵渠水运功能的发挥是其运河魅力的真正来源,正因历史时期灵渠水运作用巨大,它才被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并不断加以兴修、维护。因此,做活“水”文章,恢复灵渠的航运功能,传承以水兴农的优秀农耕文化,是保护与提升灵渠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可以在灵渠上设计一场‘行舟寻秦记’,人们乘坐‘秦军战船’,体验昔日‘浮舟过岭”的场景,领略青山环抱、画里行舟的美景,还可以水上游览古代小镇,体验漂流等丰富多彩的水上项目……”在吴忠军教授的规划方案中,我们可以想见未来泛舟灵渠、穿越时空的曼妙之感。
畅想二:深挖人文底蕴,让功臣史禄“诉说”千年传奇
在灵渠的修建中,史禄这个人功不可没。据史料记载,当年,50万秦军南征百越,史禄负责将粮草南运前线,后又受命负责开凿水渠。期间,他兢兢业业,历经数载,最终用他的智慧和毅力修通了灵渠。宋代兴安百姓尊他为修建灵渠有功的“四贤”之首,将他的塑像奉祀于四贤祠内。如今,在灵渠边的四贤祠内依旧有史禄的塑像,供世人敬仰、怀念。
史禄是修建灵渠的首要功臣,但史料中关于他事迹的记载极少。《史记》中也只间接地记载了“监御史名禄”。关于他的故事,人们并不了解。曾有学者在撰文中这样评价——“史禄不言,灵渠有名”。
灵渠的历史价值早已被世人公认,功臣史禄也应当“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近年来,关于加大对史禄的研究力度,挖掘其文化内涵,让英雄功臣名垂青史,成为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共识。
记者从兴安县灵渠申遗工作小组了解到,近年来,兴安县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史禄其人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多个课题。下一步,相关专家将持续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有关史禄的历史故事,让他和灵渠一起提升知名度。据了解,关于全方位大幅度提升四贤祠、重点修建史公祠等建议已多次出现在我市相关规划与设计中。
畅想三: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示范带”,串起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力发展灵渠经济,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示范带,把灵渠打造成为一条文化与农业、旅游相融合的产业经济带;强调村镇与灵渠的共生发展,把灵渠两岸有代表性古村落打造成为世界最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在2022年1月举行的政协桂林市六届二次会议上,桂林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了关于灵渠边的“幸福畅想”提案。
“灵渠水文化与沿线古村落民俗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古村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灵渠历史文物保护和水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桂林文物保护专家周有光这样表示。
据了解,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示范带”的构想已经“提上日程”。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在讲话中提及。令人欣喜的是,在兴安县列出的“2022年灵渠保护提升重大项目清单”中,记者看到,有灵渠南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灵渠北渠幸福花田乡村休闲旅游区等项目,前期的立项、调研等相关工作将在今年内启动。
“灵渠有条件而且应当成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标杆。尤其是在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的规划中,灵渠更是向世界讲好桂林故事的‘不二之选’。”兴安县有关负责人对灵渠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策马扬鞭奋蹄疾,乘势而上正当时。如今的桂林,正全力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驶入快车道。乘上这趟“快车”,千古灵渠能否与桂林山水一起走向世界,演绎出更动人的“桂林传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