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滞销 今年热销
政府提前干预 五通生姜不愁卖
▲生姜全部卖完,农民正在装车。
本报讯(记者周文琼 文/摄)时下正是生姜采收的季节,去年的这个时候临桂五通生姜滞销,桂林市民爱心助农,才帮助当地农民渡过了难关。今年,当地政府及浔江村提前干预,300万公斤生姜开启热销,农民喜笑颜开。
7月23日清晨6点不到,桂林福达冷链物流园已经热闹非凡,来自本地和外地的收购商从这里把农产品一车车销往各地。就在大门的入口处,“临桂区五通镇农产品直销点”的指引牌格外显眼,这是相关部门专门为五通生姜立的指引牌。十几个农民有的在和采购商议价,有的则帮忙装车……农民忙得不可开交,但笑容满面,上午9点按照6元每公斤的价格将近5000公斤生姜全部售空。
“五通子姜的品种为‘线姜’,又叫‘红芽姜’,它的味道浓郁,肉质脆口、鲜嫩,品质上乘,被誉为生姜中的‘小贵族’。”据了解,浔江村今年生姜种植面积1200余亩,亩产2500公斤,总产量约为300万公斤。
去年出现滞销,今年政府、农户齐心协力提前干预。一个月前浔江村挂点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村“两委”干部等就提前与临桂区龙头企业桂林福达冷链物流园联系上了,在此设置了专门的摊点。政府出台专门的补助政策,帮农民把生姜运到市场。一周下来预计能实现4万公斤的销售量。
这次的提前干预为五通生姜销售开了好头,更让农民开了眼界、联系上了客商。据介绍,此次生姜销售分为“市场姜”和“订单姜”两种。“市场姜”就是村民哪家哪户有成熟的生姜可挖,就头天挖好,第二天一早装车到市场进行现场销售。“订单姜”则是根据已经联系上的客商,按照对方需求,在村里准备好大批量订单所需的量。
脱贫户李天分是第二天来市场卖姜。“太感谢政府了,免费帮我们安排车辆把姜运出来,物流园又帮我们联系上采购商,我们真的很感激。”他告诉记者,他种有5亩生姜,村里的生姜种植大户有近30亩,其他的种植户大多和他一样种有几亩地。过去村民总是在村里等待客商上门来收购,客商要是不来,就会出现滞销的情况,今年在市场上他也开了眼界。“我们在卖姜的时候和一些商超联系上了,今后也可以直接给他们送货上门。”现场农民纷纷表示,这次的提前干预让他们心里感觉温暖,也充满了动力。
张家雄是福达冷链物流园里最大的生姜销售户,他从事生姜收购已经超过十年。此次五通生姜销售期间,他把客户都引流到了农民这里,帮助他们对接。张家雄说,桂林各个县区都种有生姜,品种大同小异,而五通的红芽姜品种比较特殊,品质好、市场接受度很高,但是由于这个品种的生姜产量较其他品种要低很多,因此,很多地方不愿意种植。他认为五通红芽姜有市场却走不出去,一是因为农民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销售模式,不肯走出来尝试新的销售方式;二是这个品种仍然需要加大宣传。这几天在销售现场,他观察到其实很多采购商是苦于在市场找不到红芽姜的。
五通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帮助姜农与龙头企业搭上线,还组织了姜农到市区批发市场和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同时邀请农技专家、商户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加大合作,改变农民在思想上“坐、等、靠”的保守思路。下一步还将加大农户与企业合作,按照“大数据”需求,在村里实现订单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