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都不敢想能住在干净树立的楼房里,现在不仅住上了,还做起了小生意,子女都在县城里有了稳定工作,一公里内教育、医疗、就业,啥需求都满足了,这就是幸福呀。”从距离县城98公里的百寿镇搬迁而来的曾秀兰说道。
永福县易地扶贫安置点楼房航拍图(中共永福县委组织部提供)
依山傍水,绿树环绕,笔直的柏油大道尽头是一幢幢新楼房,它们有一群特殊的主人,来自永福县7个乡镇的257户966个脱贫户。在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下,他们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大山,一同搬进了在县城里的新楼房——广西永福县坪岭移民易地安置小区。
从“老农民”变成了“城里人”,原本的生活习惯、相处模式、谋生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物业的安置小区如何打破隔阂、有效治理、凝聚人心,成了大家的“心头难”。搬迁后第12天的夜晚,居民楼下聚集了一群佩戴党徽的党员,这是小区内的20多名老中青党员第一次碰面,当晚他们决定成立小区党支部。随后小区召开业主代表会,民主推选出13名业主委员会委员兼楼长。紧接着,上级党委下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重点跟踪后续帮扶、基层治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坚实的组织力量。至此,安置小区便形成了重大事务决策由党组织牵头提议,业主代表会协商决议,居民小组和业委会执行落实,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党员群众广泛参加的小区治理体系。
“我们坚持矛盾问题导向,深入群众夜话聚集地,以‘广场会’‘板凳会’的形式召开党员会、楼长会、业主代表会,建立‘红色账本’制度,群众提出、党员大会通过、登本入账、季度对账,确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安置小区党组织书记韦明科介绍道。
针对物业费管理问题,由楼长收缴并成立单元楼账本,账本由会计管理,支出由出纳负责,每笔支出收入按月公示,支部党员及楼长全程监督,做到帐清目明;针对环境卫生问题,聘请11名保洁员,排班轮值、打卡签到、负责人签字,促使小区干净整洁、焕然一新;针对车辆管理问题,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小区自筹一点”的方式,推进“百姓天网”“雪亮工程”,安装监控共计12个,实现小区主干道公共地区24小时无死角监控,极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搬迁安置小区党组织通过精准化治理服务水平,实现了从“群龙无首”向“核心引领”转变,从“各唱各调”到“同频共振”转变,搬迁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挪穷窝只是第一步,想办法把口袋搞富起来,才是王道。”驻村第一书记胡杰说道。在安置小区扶贫车间里,十余名中年妇女、待业青年正在高效作业,零件组装、下载程序、耳机测试……据了解,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坪岭移民安置小区有两个,共吸纳80余名搬迁脱贫户在家门口工作,人均增收24500元/年。
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能力较低、劳动力不多的情况,小区经过报名、筛选、公示的流程,共为13名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分别担任保洁员、网格员、信息员等,以工代赈,家庭年增收7200元-21600元。
“就业帮扶才是易地搬迁扶贫最终目标。‘春风行动’的‘春风’一定要吹进每家搬迁户,想方设法的让群众搬出来有盼头,留下来有干劲。”挂点联系安置小区的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荣保说。该县立足工业园区的优势,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安置点专场现场招聘会、定期发布宣传招聘信息、“点对点”包车输送劳动力等方式鼓励搬迁户就业,许多年富力强的搬迁老乡就近到永福工业园区就业,平均月工资为5000-8000元,截至目前,安置小区中适龄且有劳动能力的615名搬迁户全部落实就业。
从小区近千名脱贫户中,选拔出10名品行端正、不等不靠、实干致富的“十佳脱贫模范户”,并组建“金色”宣讲团,在广场上开展“夜话脱贫奔小康”专题宣讲活动,号召搬迁居民踏实工作,努力致富。目前开展宣讲4期,教育群众500余人次。
永福县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内扶贫车间里正在劳作的脱贫户(王天息摄)
“党员村民有理想,坪岭发展有希望,攻坚克难谋发展,坪岭旧貌换新装,帮困扶贫解民难,脱贫致富乐逍遥……”在一年一度的“村晚”上,搬迁党员表演了原创彩调《脱贫感党恩》。彩调“声”入人心,曲词通俗易懂,唤醒脱贫群众对党的感之心恩,教育党员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的道理。
党员大会上,搬迁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黎藜摄)
“60多个邻居聚在一起包粽子,这是我过得最热闹、最有意义的端午节啦!”近70岁的瑶族同胞赵永英开心的说到。
据了解,坪岭移民安置点共有瑶、壮、苗、侗、京、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同胞近300人,为进一步促成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安置小区党支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大力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晚风习习,在广场上3支广场舞队伍正在争奇斗艳;2张乒乓球桌旁正在双人决战,看台上坐满了群众;篮球场上7、8个小伙正在一较高下;步道上三两人群结伴散步,轻轻诉说着明天的期待……(黎 藜)
通讯员:黎 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