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G72泉南高速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
桂林往鹿寨方向预计本月中旬起半幅封闭施工
南下柳州南宁 高速如何绕行
G72泉南高速公路桂林往柳州鹿寨方向是桂林至柳州的主要通道。近期有消息传出,该高速路段将实行半幅封闭施工。
为此,记者采访了G72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消息属实,半幅封闭施工时间预计从本月中旬起至今年12月底,具体公告和交通管制方案将于近日公布。
该高速路段若封闭施工,预计会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那么具体该如何绕行?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预计本月中旬起半幅封闭施工
G72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该高速路段建设早、标准低、车流量大、货车比例多,山岭重丘区改扩建施工技术难度大、边通车边施工危险性较大、行车安全不容忽视,因此施工期间需要半幅封闭分流部分交通流至周边路网,减少桂柳高速的交通量,提升道路安全性。
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施工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路外路基施工,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小,所以此阶段交通组织原则是保双向四车道通行,局部时段三车道通行,特殊结构物施工路段保双向两车道通行,不中断交通,不进行管制和车辆分流。
目前第一阶段施工基本结束,逐步进入施工第二阶段,主要是路基施工后期和重难点工程交通组织实施阶段。包括路基施工后期大量拆除护栏、实施路基拼接、立交收费站原位改建工等,这些作业难以保证双向保通的施工和交通安全,因此需封闭半幅施工。
根据当前施工具体情况,此次项目预计从池头枢纽互通至鹿寨北枢纽互通南下方向高速公路将实行封闭施工,鹿寨北枢纽互通至池头枢纽互通北上方向高速公路正常单向通行。时间预计从2022年7月中旬至12月底。具体公告和交通管制方案也将于近日公布。
另据了解,交通管制路段预计为G72泉南高速桂林(池头枢纽)往柳州(鹿寨北枢纽)方向;柳州至桂林方向可正常通行。交通管制里程为:桩号从K1131+000至K1220+415路段(简称G72桂柳段)封闭。受影响区域为:池头互通S22桂河高速往G72柳州方向匝道、池头互通;G65包茂高速往G72柳州方向匝道均不能通行,届时苏桥收费站、永福收费站、波寨收费站、黄冕收费站对桂林方向驶来的车辆暂停服务,黄冕收费站、波寨收费站、永福收费站、苏桥收费站往鹿寨方向匝道封闭施工。
走高速南下该如何绕行
实行半幅封闭施工后,需驾车前往柳州、南宁等方向的市民该如何绕行?
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原通过G72泉南高速前往河池、柳州西、南宁方向的车辆,可绕行去年新开通的S22桂河高速(新桂柳高速)+S31三南高速;前往阳朔、鹿寨、柳州东方向的车辆,可绕行G65包茂高速+G78汕昆高速。柳州至桂林方向(鹿寨北枢纽互通-池头枢纽互通)正常通行,但过境的超限超载车辆及危险品运输车辆由鹿寨北枢纽互通绕行G78汕昆高速+G65包茂高速行驶前往桂林。
短途出行方面,桂林前往苏桥、永福、波寨、黄冕方向车辆可选池头枢纽互通——S22桂河高速两江收费站——国道G322;桂林市区——临苏路——木兰街——土榕路——国道G322;僚田枢纽互通——机场高速行驶到机场口收费站——木兰街——土榕路——国道G322(机场高速限重为30吨,超限车辆应选择其他路径);也可选择池头枢纽互通——G65包茂高速行驶+G78汕昆高速。
工作人员表示,实施半封闭施工后,若由G65绕行,从桂林及桂林以北至柳州及柳州以南的路程大约是原来的1.5倍,时间大约多了30分钟;若由S22绕行,从桂林及桂林以北至柳州及柳州以南路程大约是原来的1.4倍,时间大约多了24分钟,两条线路过路费均会稍有增加。而走国道虽然免过路费,但因G322的交通承载量有限,建议小型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就近高速公路绕行路线。
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届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位置和目的地选择最佳的绕行路线。
改扩建项目力争明年底通车
据了解,桂柳高速1997年5月1日竣工通车,是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它北起临桂僚田,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路相交,南至柳州静兰大桥,与南宁至柳州的高速公路连接。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每小时至100公里每小时,全程138.46公里。
改扩建项目是由原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项目起点位于桂林西枢纽互通,自北向南展线,经桂林临桂区、苏桥开发区、永福县、波寨、黄冕乡,止于鹿寨北枢纽互通;主线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改扩建后,市民从桂林驾车走这条高速到柳州,高速公路行车时间缩短至一个小时,桂林至柳州真正地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四车道改八车道后,能稳定适应的日交通量为8万至10万。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入选了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
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力争2023年底通车,建成后将改善现有道路的交通条件和服务水平,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活及人文环境,大大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及运输效率,降低车辆运营成本。
记者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