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社科联主席 隆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高屋建瓴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已实现全面脱贫、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全国各民族正斗志昂扬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民族全面、伟大的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努力践行。
一、民族复兴是党领导各民族共同奋斗百年历程的发展必然
1.民族复兴是党领导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结果
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地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党领导中华各民族共同奋斗百年历程的结果。
中华民族陷入外忧内患的困难境地时,为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有识之士曾不断努力,康有为梁启超倡导“百日维新”、孙中山力行辛亥革命,然而,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命悬一线之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中国各民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党带领中华各民族人民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在这一历史征程中,中华56个民族都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党正领导中华各民族行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如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正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撑起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天地。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民族复兴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56个民族的共同心愿。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曾受到多重压迫,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曾被迫沦为低下的生产力,受到多重统治者的盘剥。这使各民族意识到,只有实现民族自身的富裕与强大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在以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各民族都发出了中华民族需要复兴强大的呼声。
党中央从来都把各个民族的共同进步挂在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这一高屋建瓴的表述,高度凝炼了各民族的心声。
二、民族复兴以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基础
1.经济上的交往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中华各民族曾在经济上有广泛深入的往来与合作。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交往的主体是人,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各种人类社会互动活动的总和。民族间的经济往来,提升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民族间、地域间的边界意识不断淡化,在各民族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交往中,利益共同体意识、责任共同体意识、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
2.文化上的交流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持
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是在经济交往基础上的精神共享,它为民族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各民族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演进变迁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并进行平等包容的多向交流,在彼此尊重、相互借鉴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由此产生情感的联结和内心共鸣,形成较为稳固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民族交融是民族复兴的有利条件
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使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交融深入持久,这是民族复兴的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历史现象一直存在,历史上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国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错居的格局比较普遍。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结构相连、利益相关、情感相通的共同体,共同构筑了中国多民族多文化共融的辉煌历史。
三、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结果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结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提炼。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保持着友好往来,彼此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互通频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中华民族”概念的萌芽与发展而不断增强,其主要特征是各民族对国家与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视彼此为大家庭中平等、互利、互不可缺的一员。这种共同体意识包含了政治、历史、文化、经济、情感等多方面的共性认识。坚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广西自古就有多民族共生共融的优良传统,如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不同民族组成一个家庭是常有的事,如该县泗水乡有一个10口之家,四代同堂,家有苗、瑶、侗、壮和汉5个民族,在家中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得到尊重,如户主会带上儿子陪同瑶族妻子回娘家,一起参加瑶族“晒衣节”,家庭成员中各族文化也相互融合和濡化,如饮食习惯上,来自汉族的儿媳从不喜欢喝油茶到转变成“一天不喝碗油茶,就觉得不习惯”。这就是“苗瑶侗壮汉齐聚一个家”的民族团结经典案例。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多方面的支撑
在现有基础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为民族复兴提供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撑。与时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才能为民族复兴的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
依靠中华民族大家庭,继续深入实施精准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区域开发、乡村振兴等战略,将可进一步夯实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可被创造性地转化为多产业中的有效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入。如在桂林,阳朔县文化馆创作的彩调《石郎的婚誓》讲述了主人公石郎原本从事的职业虽然经济效益可观但破坏生态、污染水源,经未婚妻教育,改变了发展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种果树,既绿化了荒山,又赢得了美满的婚姻。其所蕴含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这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曲艺形式传递。又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侗寨传奇》就是以饱含侗族集体智慧的传统伦理道德制度“款约”为主题,以走出山门上北大的侗族姑娘培英喜结佳缘,与爱人共同遵循侗族传统“款约”,同乡亲一起照顾村里孤寡老人、敬老爱老这一百姓生活新鲜事为切入点,对侗族琵琶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新,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又反映了新时代乡村少数民族同胞迎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桂林各世居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先民数千年的集体智慧,映现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伦理道德标准与审美原则。通过积极恢复、合理借鉴、适当重构与跨界融合等手段,可以实现优秀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既能使其自身增强生命活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环境,又能帮助广大乡村民众实现经济收益并提升幸福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四、民族复兴需要各民族的共同践行
1.各民族的共同实践是民族复兴的加速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大家庭的梦。民族复兴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各族人民幸福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各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发展,达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宁兴盛,社会稳固进步,加速民族复兴的进程,早日促成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2.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来,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展望未来,各民族地区只要把“资源富集区”的优势开发好、“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的家园守护好、“文化特色区”的优势发扬好、“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好,定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尤其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民族地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改革开放的后方和末梢变成了中心和前沿地带。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早日建成美好家园,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