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桂林医改系列报道】临桂在全市率先建立医共体培训学校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2-06-21 11:44:12 我来说说 阅读

  临桂在全市率先建立医共体培训学校

  加强基层人才建设

  提升医疗人才素养

  


  临桂区医共体学校在会仙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常见疾病合理用药培训。记者唐霁云 摄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专家组织五通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师阅片。(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编者按

  医疗是民生之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桂林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第四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全区唯一的国家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和医联体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城市,目前桂林已有4县1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今日起,本报推出聚焦桂林医改系列报道,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探寻医改的桂林答卷。

  对很多乡镇的患者来说,“看病难”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基层诊疗水平低下。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或相对复杂的常见病时,基层医疗机构往往因为技术不足而无法接诊,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需求在当地无法得到满足,只能选择到更远的县级及以上的医院就诊。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高基层诊疗能力,临桂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建立医疗卫生共同体培训学校。通过“上传下派”的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医疗人才的业务水平。

  创新机制 推行医共体培训学校模式

  “看病难、看病贵”,是不少农村居民就医时面临的问题。如何让农村居民减少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是桂林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提升县城、乡镇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除了下派上级医院的技术骨干到场坐镇之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关键的一步。为加快基层人才队伍培养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同质化管理,为区域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2021年,临桂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医疗卫生共同体培训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共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7年提出来,后续又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其发展。医共体指的是一个县域内的医院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和组织联系在一起,重新组合,重新构建的一个整体性的全新医疗组织架构。医共体主要工作目标是构建以“县医院为主要领导,乡镇卫生院为中间枢纽,村社卫生室为底层基础”的县与乡、乡与村之间一体化的联系和管理,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在与各层级医疗机构交流和联系的纽带作用,以及在县域内医疗诊疗的主要领导作用,形成一个县乡村三层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彼此合作的县域内医疗服务联动机制。

  临桂区医疗卫生共同体培训学校由临桂区医共体理事会牵头,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基地,临桂区基层医疗机构为载体而设立。学校依托二附院三甲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纳入培训内容。

  “乡镇卫生院很多病都看不了,经常要把病人转移到上级医疗机构,这样不但会增加病人的就医成本,也有可能耽误救治时间。”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莫碧文表示,设立医共体培训学校不仅为基层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也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承接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量身定制 订单式制定培训计划

  临桂区医共体培训学校设立后,从去年1月开始,不定期开展各项培训。培训前,临桂区医共体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需求,并根据岗位需求、人才紧缺程度等情况来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

  临桂区医共体办公室主任谢福生介绍,培训面向全区11家卫生院、1家社区服务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58个村卫生室开展,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卫生院相关专业人员、妇幼保健院职工、乡村医生等基层医务人员。

  据了解,医共体培训学校的课程包括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的基本处置,通过常见病和多发伤的诊疗培训推动区域急救体系的建立;通过慢病诊疗及健康管理规范的培训促进医防融合;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中医药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护理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系统工程;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培训等。既有理论培训,也有授课老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临桂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徐文表示,一年多以来,医共体培训学校开展的培训主要分为集体培训和个性化定制培训两种。前者是通过授课老师开班讲课的方式进行,后者则是针对基层人员的实际需求,订单式制定急、短、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各项业务培训。

  “比如某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想要到三甲医院的临床科室进修,医院就会跟他们对接,目前临桂、四塘、会仙、六塘等乡镇卫生院都有医务人员去二附院进修,包括护理部、康复科、肾内科、超声科、药学部、护理部等科室。”徐文说,在医共体培训学校建立起来之前,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想要去三甲医院进修并不容易,需要通过层层考核,经过医院同意后才能参加。“但现在三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只要有意向进修的基层医务人员,二附院的科室都会接受,之后他们就会在医院相应科室进行1个月到1年不等的进修。”

  学员点赞 有效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气管插管术操作。(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临桂区医共体培训学校在五通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对于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来说,通常不会配备太多医务人员,这也就导致了部分从业者在培训这件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想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自己,却苦于抽不开身到县城或市区参加培训。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海鹏介绍,为了让基层医务人员获得更多培训机会,除了在二附院开展培训之外,医共体培训学校也常常将培训送下乡,深入两江、五通、六塘、会仙、四塘等地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培训。

  13日下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4位医生来到了会仙镇中心卫生院,为会仙的5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培训。培训现场,几位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分别针对胸痛、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胃肠道疾病以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常见病症的用药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

  会仙镇中心卫生院综合科主治医师唐莉虹表示,她已经参加了四次医共体培训学校举办的培训,包括儿科诊疗、胸痛、常见重症转诊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在她看来,培训很有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救治意识。“我们这里的胸痛患者比较多,通过培训,从医务人员到患者都开始重视胸痛的问题,也配备了相应的设备,提升了胸痛患者的处置能力,努力打通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会仙镇矮山村委乡医秦志斌也表示,乡医对一些较为复杂病症的临床经验比较欠缺,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都会直接转诊到上级医院。“授课老师们的临床经验都很丰富,培训中他们介绍临床遇到的一些情况,这也让我了解了更多疾病处理的方法。通过参加培训,也让我不断提醒自己需要学习更多医疗知识。”

  会仙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周俊斌告诉记者,自从临桂区医共体培训学校建立后,培训的授课老师为基层医务人员带来了丰富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参加培训后,很多医务人员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表示,经过培训,医生们的临床诊疗思路更加开阔,对药品的使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诊疗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去年1月至今,临桂区医共体培训学校开展了18期培训班,共培训1380人。开展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规范化用药、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儿科疾病诊疗新进展培训、胸痛救治单元系列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慢性病管理培训、临床路径培训等。通过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提高了,老百姓对于疾病的认知也应该要加强。”谢福生说,目前很多乡镇居民对疾病的认识还很不足,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很多患者都不以为意,防范和治疗都不够积极。“下一步,医共体培训学校在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的同时,也会加强基本公共卫生的健康宣传教育,深入乡村,帮助更多老百姓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共建健康临桂。”

  记者 唐霁云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