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白墙黛瓦,三五村民水边浣衣……这是临桂区六塘镇岚岩村呈现在眼前的景致。这本是桂北的村庄,为何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既视感?
岚岩村距桂林市区30公里,因村后岚岩洞而得名,是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村。彭舜三公从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迁来,最初居于会仙镇马面村,生三子,一子到岚岩村附近劳作,见这里山好水好,便乔迁至此,至今已逾16代。岚岩村村民多数姓彭,有浓厚的“彭祖文化”。
修葺一新的土坯房。
岚岩村的北面,有地下河水长年不断涌出,形成了一汪碧绿清澈的山泉,叫彭祖泉。泉水和后山八洼流出的地下河水汇成河流,名为贯山河。小河自北向南流经岚岩村后折而向东,河西南为村庄,河东北为农田,村后为岚岩山,远处群山环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小河上,一艘小小的乌篷船好似把人带到了温柔的江南水乡;水面上一只鸭子游过,脚掌卖力地拨开水面,留下层层涟漪……清澈的水中,水草丰茂,成群的鱼儿活跃其间;两岸垂柳依依,茂林修竹,油菜花盛开;溪边小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悠闲地散步;一幢幢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这是乡村独有的恬静画面。
错落有致的民居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
一座石板桥的存在,更为平静的河面增添了些许韵味,成为点睛之笔。据了解,这座横卧于小河之上的石板桥始建年代无考。但据岚岩村的历史沿革考证,该桥应为清初所建。石板桥为四墩五跨式平板料石桥,全长15.31米,宽约1.2米,通高约0.93米,桥面石板厚0.23米,虽饱经沧桑,但保存完好。近年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桥墩改为风化石,桥面在原有基础上用毛料石拓宽,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古桥的不远处,一座新建的拱桥与其相呼应,当地人称之为安和桥。新旧相融,互为辉映,美丽乡村正焕发着真正的美好。
近年来,岚岩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广西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中首个通过考核验收的乡村。村庄在设计上既注重突出当地特色,又注重与周边村的和谐,在提升马头墙、飞檐翘角、白墙黛瓦等传统民居要素的同时,将平改坡,达到观赏性、实用性、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
在岚岩村的游玩时长,基本是半天时间,但是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住一晚上,体验乡村的宁静和慢生活。记者看到,乡村常见的土坯房在这里已摇身一变,成为了精品民宿。
记者了解到,该村引进的民宿项目,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即按照“一户一宅”把有利用价值的老旧房屋收归集体,以城投公司作为业主,整合部门资金,出资入股投入前期建设,村集体以土地、旧房入股,与民宿团队、龙头企业共同开发、共享利益。
山脚下碧绿清澈的水潭。
走进岚岩村,江南水乡是它给人的第一感觉,但细节处无一不透露着这个古村特有的人文风情。
在民宿区的不远处,记者一行人被一个圆形的池子所吸引,纷纷猜测其用途。后看到一旁写有“六塘斗鸡”四个字,才知道这是一个斗鸡池。《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一书介绍,在清乾隆年间,六塘就开始有了斗鸡。当时,六塘镇是桂林著名的商贸集镇之一,经济繁华,商贾云集,斗鸡也随商人被引进了六塘,后来逐渐从一种赌博项目发展成为体育竞技和民间娱乐活动。自有斗鸡活动以来,除了群众中小规模的比赛外,在节日里通常都会有大型的斗鸡比赛。1964年后,斗鸡比赛成了六塘的传统春节比赛项目,延续了几十年。每逢比赛期间,桂林市六城区、阳朔、永福以及六塘镇周边乡镇都会有爱好者带着斗鸡前来参赛和观战,甚至还有人专程从河池、百色等地赶来。这一活动已成为斗鸡爱好者的一大盛事。2008年,六塘斗鸡被列入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静的水面上,停泊着小小的乌篷船。
走在岚岩村,不时能看见用辣椒做成的装饰品。它们或是被用来拼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或是被串联成了五星红旗,悬挂于民居屋檐下。可以猜测,辣椒一定是这里的特色产业。
原来,种植牛角辣椒一直是当地的传统产业,有近200年历史,是辣椒育苗和种植基地之一。牛角辣椒肉厚皮脆、辣味适中,煮熟不脱皮。因为村民经常在河里洗辣椒,河里的鱼都吃惯了辣椒,可以拿辣椒钓上来。如今,牛角辣椒已通过京东、桂林蔬菜批发市场等平台线上线下销售,走出桂林,走向全国各地。
记者还了解到,岚岩村后山上有上百亩的红枫林,每到金秋时节,山谷层林尽染,绚丽斑斓。此外还有数处古冰川遗迹天坑,村里至今仍保留着一段明末古墙。岚岩之美,需要用四季去细细品味。
路书
自驾可导航“临桂岚岩”,也可搭乘六塘的班车抵达。游览完岚岩村,可顺道参观双凤桥。该桥是桂林最大的石拱桥之一,距离岚岩村大概3公里。游美丽乡村,品古桥古韵,实属一段收获满满的行程。
信息来源:桂林日报 记者胡晓诗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