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古村古道古亭……无不凝聚着厚重灿烂的农耕文化;
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不老的青山、肥沃的田野到处都是苍翠的绿;
这是一片鲜血殷红的土地,红军长征血染疆场,在这里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的千古绝唱。
这里,就是素有“金槐之乡”和“布朗李之乡”的全州县两河镇,全镇着力开展全州县红色丰碑田园综合体创建,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标杆,成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红色丰碑 美丽田园
----全州县红色丰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掠影
全州县红色丰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总投资3.98亿元,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45000亩),核心区规划面积约7.5平方公里(11000亩),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湘江战役精神为主题,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和“三产融合”,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开发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有机结合,打造集现代农业、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发展特色农业 实现产业兴旺
田园综合体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养殖金背鲤鱼、甲鱼、龙虾等水产3500余亩,养殖香猪500余头、小脚麻鸭2000余只;种植桃、李面积1.2万亩,种植规模全县第一,种有蜜思李、黑宝石、奈李、突围、美翠、黄桃、鹰嘴桃等10多个优良品种,年产桃、李1.8万吨以上,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挖掘红色文化 推动文旅融合
两河镇是红军三次经过的地方,是桂北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印记”。2018年以来,两河镇全力开展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安葬等工作。2019年投入资金3900余万元,对聂家、古岭头、板塘、上刘4处红军烈士墓葬点及长征古道、古井、古战场、红色民居等遗址遗存进行保护和修缮,古岭头突围战遗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了红色文化展览馆、红色文化教学基地、红色驿站,打造了“湘桂古道重走长征路”精品红色旅游路线,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5万余人次。举办首届李花旅游文化节暨弘扬长征精神主题活动,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亮彩的一笔。
传承历史人文,培育乡风文明
两河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内拥有鲁水村国家级传统村落,新富洞、隔壁山、鲁山等5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评选星级文明户50户,推荐县级星级文明户5户,市级星级文明户1户。民俗文化丰富,打糍粑、剁姜茶、包金槐粽、做醋水豆腐等成为当地有名的饮食风尚,也造就了一道道特色小吃。
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自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两河镇扎实推进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新建专用停车场12处、便民候车亭8座、无害化公厕7座;完成核心区内鲁水、隔壁山、古岭头、板塘等8个自然村的风貌改造提升工程;按照自治区级绿色村屯的标准,对沿途8个村屯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进一步绘就幸福乡村的美丽新画卷。
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
两河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整合各类资金开展新富江、灌江河道环境整治,对河道两岸进行除险加固、河道清淤以及绿化和美化,每年开展新富江禁渔活动12次,增殖放流鱼苗10000余尾,组织沿途5个村委签订联合禁渔协议,共同保护新富江生态环境。同时,完成核心区内19个村屯黑臭水体治理,对区域内垃圾进行全覆盖收集和转运,实现无害化处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红色丰碑田园综合体的创建,推动了核心区内现代农业、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宜居“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