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敏
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大会上,市委书记周家斌提出,深刻领会建设宜居城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应有之义。要在宜居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要求,推动城市规划布局更合理、基础设施更完善、城市管理更精细、人居环境更优美。
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蒋颖康认为,建设宜居桂林首先要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空间形态、高度体量、风貌特色、交通组织等控制引导,形成与桂林山水相协调的人居环境、文化氛围、建筑风格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其次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创新发展“旅游+居住”新业态,打造极具格调品位、主客共享的城市环境。此外,宜居环境离不开健全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应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问题,提升城市精细化、科学化治理水平。建议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城市管理领域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宜居的良好环境是宜业、宜乐、宜游的基础条件。”桂林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明华认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优美人居环境,离不开两方面维度。一是市民的“宜居”,这既包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学生上学、市民买菜、病人看病等市民日常便捷的生活、办公、出行环境的改善提升。二是游客的“宜居”。“桂林是游客旅途中的‘家’。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应让游客感受到桂林的‘宜居’。”何明华说,这包括道路、景区指引牌的完善,各景区之间交通接驳,街道、景区公厕的数量充裕、分布合理且整洁,对待游客友好的市民和职能部门等等,让游客有美好的旅游体验和宾至如归的温馨感受。
宜居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乡统筹发展进步。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麒尤为关注城市与乡村的衔接。他认为,山水林田湖草是桂林极为宝贵的碳汇资源,是桂林加快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内生动能。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保护好乡村生态,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涵养文明乡风,培育“主客共享”的生活氛围,打造有温度、有人情味的乡村田园社区,引来八方宾客。
宜居环境不仅是硬件的打造,更需要软件的提升。桂林高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桂林旅游学院副院长林伯明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将立足岗位,为桂林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叠彩区北门街道金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阳婷婷认为,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的当下,社区工作尤为重要。作为社区工作者,要通过更为细心周到和精细化的工作,打破城市高楼之间的“距离”,将贴心和精准的服务融入到市民生活的细节中,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归属感。同时充分调动起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宜居城市,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