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课间做游戏。
唐桂青正在给学生上课。
美术课上,学生们兴致很高。
学生们欢欢喜喜交作业。
美丽的阳朔洞小学。
□本报记者刘健 实习生唐林鸿 文/摄
阳朔县金宝乡阳朔洞村地处偏远,村里常住人口不多,仅有一所两个年级的小学,共有学生9名。这9名学生多来自单亲家庭,也多为留守儿童。唐桂青和李治平夫妇是这所山村小学仅有的两名老师,他们在这所学校已经扎根多年。在他们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被送上了高年级。如今他们更是被9名学生当成了亲人。
近日,记者来到阳朔洞小学,倾听他们讲述这所学校的故事。
“夫妻档”教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
从金宝乡集镇出发,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半个小时,记者来到了阳朔洞小学。在校门口等候的李治平老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这里也有崭新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操场,只不过略显安静。李治平告诉记者,现在选择在乡村上学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阳朔洞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仅9名学生,5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有6个是留守儿童。
在教学楼二楼,匆匆闲聊了几句,李治平便回到了课堂。一年级的5个孩子看到老师回到教室,争先恐后给她看自己的画,欢声笑语瞬间在整个教室里回荡。在隔壁教室,唐桂青正带着二年级的4个孩子上数学课。孩子们目不转睛盯着黑板,丝毫没有注意到窗外的记者。
下课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冲向操场玩耍,唐桂青和李治平才有时间和记者聊天。
“学校就我们两个老师,一年级所有科目都由我一个人负责,二年级是唐老师负责。因为学生少,所以工作量也不算大。”李治平说,除了教学任务以外,他们还要尽最大可能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帮他们热饭,吹干不小心弄湿的衣服等等。
山区的生活平淡,但李治平和唐桂青却感受到了踏实。二十多年前,在兴坪镇同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两人因此结缘并结婚。2003年前后,学校取消了代课制度,两人因此离开了教师队伍10年左右。在此期间,李治平在酒店打过工,做过小生意,唐桂青则一直以画画谋生,两人共同的愿望就是能回学校教书。
“后来有设点招收的名额给代课老师,我前后参加了三次考试,2014年才考到阳朔洞小学。那时候学生比现在多一些,有4个老师。”李治平说。唐桂青则是在2017年考上教师编制,并主动选择来到阳朔洞小学。
唐桂青告诉记者,2018年学校新教学楼修建起来后,生活、教育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没有老师愿意来。同时,来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学校取消了三年级和学前班。
“我们那么努力要回到教师岗位,纯粹就是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虽然我们也不知道以后山里这些‘微小学’何去何从,但只要这所学校还在,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李治平说,看到孩子们纯朴的眼神,他们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
山区小学教育“任重道远”
课间,李治平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孩子们纷纷表示想当“老鹰”,“落选”的孩子情绪变得很低落,转身离开操场独自往教室走去。李治平见状立马跟了上去,一番安慰后,孩子的情绪才平复了下来。最终,李治平当“鸡妈妈”,唐桂青当“老鹰”,孩子们和老师又欢快地玩了起来。
“敏感”是这一群山区孩子身上最明显的特征,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孩子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
李治平说,这里的家长平常多忙于农活,对孩子的教育不那么重视,也鲜少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一次有个孩子忘记带盒饭,我们打电话去他家里,家长说‘一顿饭不吃没关系’。我们只好给孩子煮饭吃,哪能让孩子挨饿呢?”李治平说,很快,她和唐桂青意识到家长也需要“辅导”。
唐桂青告诉记者,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对孩子们进行家访,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有什么情况,就立即和家长沟通,教他们怎么教育孩子。但他坦言,这样做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可能弥补孩子缺失的家庭教育。在保证和家长沟通的情况下,他们主要还是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李治平说,时间长了,这些孩子身上的变化也很大,也变得自信了很多。
“有一次上课,一个孩子模模糊糊喊了我一声妈妈,我就问他为什么会喊我妈妈。那个孩子笑着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就是想把你喊妈妈。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李治平说。
“微小学”也能写好“大文章”
7年时间转瞬即逝。令李治平感到欣喜的是,从阳朔洞小学出去的孩子们普遍成绩都很好,而且心态健康阳光。
“我在这所学校最早教过的学生现在已经上初中了,无论成绩还是个人品德,都让我感到骄傲。我们这所山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其他大学校的认可。”李治平说,现在教育部门对山区教学的支持力度很大,阳朔洞小学也添置了多媒体器材、电子黑板和文娱设施,教学硬件设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抓住学生少的特点,我们可以实现分层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布置不同的作业,然后盯着每一个学生把问题学通弄懂。这样一来,基础会打得非常牢靠。”唐桂青说。
除了基础教育以外,学生们有充分的表现空间,也是健康成长的一环。
“我们上美术课、音乐课的时候,他们的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达。而且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的想法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自信的性格。”李治平说。
记者欣喜地看到,唐桂青李治平夫妇在这所“微小学”的坚持和努力,反映的是他们对教育最朴素的理解。这份坚持和坚守也让他们写好了一篇山区教育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