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桂林山水间的世界奇迹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2-02-17 09:34:14 我来说说 阅读

  汇聚华夏文明之“灵” 穿越千年沧桑之“渠”

  藏于桂林山水间的世界奇迹  

 

  ▲1944年柳亚子诸名士游兴安灵渠时留影。    (资料图片)

  

 

  ▲灵渠南渠。 (资料图片)

  

 

  航拍下的灵渠水利工程。 记者滕嘉 通讯员唐茂云 摄

  □本报记者 张苑

  位于桂林北部的兴安县境内,一条穿越2000多年的古老运河静静流淌,与周围秀美的山水美景交相呼应,如果没有岸边沧桑的古树、斑驳的石碑,人们似乎很难将这份柔美与其承载的厚重历史和重要使命联系起来。

  灵渠,渠道以灵巧著称,得其名。正如南宋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这条长不过35公里、宽约10米、水深5米的“小水渠”,却被誉为开拓中华民族历史上国家统一先河的“大工程”。它让旷古以来不曾谋面的湘水与漓江“亲密携手”,并巧妙连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用潺潺的流水,推动了中原与南疆的长远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一个“大工程”,造就中华民族大统一之渠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将目光投向了岭南的大片疆土。他要开拓岭南,实现中国的统一。一声令下,50万大军挥师南下。尽管在战争之初,秦国大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然而,负责进攻两广地区的秦军则没有这么幸运,习惯了平原作战的秦国大军,面对充满湿热瘴气、遍地虫蛇的南方丛林以及百越地区的顽强抵抗,使得这场战争陷入僵持胶着的状态,迟迟不能取得胜利。

  比战争的胶着僵持更为致命的是,由于岭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山林阻隔,道路崎岖,秦国大军的后勤保障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时,几十万秦国大军的粮草药物等军需物资基本上是从北方地区的粮仓之中运往前线军营。漫长的运输补给线再加上道路不畅,使得后勤保障工作艰难至极。

  如何在岭南的山水间打通运输通道,成为秦军的一大难题。这时,一名叫“禄”的将军大胆建议:在湘水和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就此打通长江和珠江水系,让秦国船队把物资和兵员走水路从北方一直运达南方战争前线。这个建议,使得修建灵渠的构想从产生伊始,就有了大眼光的战略意义。

  于是,秦始皇派兵十万劈山凿渠。那是一个铺天盖地的“人海战术”。没有炸药开山,没有先进的工具,只靠铁凿敲打,吆喝声惊天动地,慢慢地,山在变薄,坝在增高……在经历了4个寒暑之后,灵渠修建大功告成。

  灵渠的开通,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秦军的船只从湘江逆流而上到了秦堤,变船尾为船头,沿灵渠顺流而下,经漓江、西江,最后到达珠江。运输的畅通无阻,让秦军士气大振,一路南下。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一次“大联通”,开启岭南文明传播之门

  统一南北,是秦皇大帝预料之中的事情。但他或许没有想到,在南北连通之后,北方的汉人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快速地实现了和睦相处。秦兵弃掉了坚硬笨重的盔甲、剑戟,放马灵渠两岸,感受着这一方秀美山水的独特魅力。于是乎,中原腹地和南疆边陲有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如果没有灵渠,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将推迟到什么时候?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不作猜测。但可以想见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很有可能会被改写。研究灵渠的专家普遍认为,这条运河促进了中国统一,带来岭南地区长期的繁荣与稳定,并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史料记载,在秦以前,岭南地区成为“扬州徼外之地”,并不正式被规划在中国版图里。这是因为,延绵的山岭限制了古代岭南与中原的沟通,中原的先进文化很难传播到岭南,而岭南的秀美山水和丰富资源也未被中原人所了解。

  灵渠建成之后,随着秦始皇在桂林设郡,并派军队长期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罪人”发配岭南,使之成为首批岭南移民。来自中原的移民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汉族文化带到了岭南,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千百年来灵渠也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没有灵渠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的合浦港的繁荣。

  位于北部湾海滨的合浦汉代博物馆前厅里,一幅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连接图被挂在显眼的位置。从这幅地图上看,灵渠仿佛伸出双手,一北一南紧紧挽着两条大道。据博物馆馆长绍:“灵渠的水运功能使得中原地区的货物能够大量进入岭南地区,大批丝绸、陶器、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到现在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海外各类物产也沿这条路径进入中原。如果没有灵渠的水运便利,古时如此大规模的运输行为在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进行,是不可想象的。”

  2000多年后,诗人郭沫若在灵渠边抒怀感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评价它“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解释说:“修筑长城是为了维护中原地区的安全与繁荣,基本的文化特征是‘守’。而灵渠为秦始皇平定岭南提供了兵马和物资运输保障,从而把南方广大地区纳入到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是一种开拓型的文化特征。从这个角度看,灵渠具有更为积极的历史意义。”

  一笔“大财富”,汇聚中华“工匠精神”之光

  灵渠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不仅在于它克服复杂地质结构的浩大工程量,还体现在其选址合理、设计精巧的建造构思。

  《水经注》卷三八《漓水》中记载,湘水、漓水之间,陆上的间隔是一道分水岭,称作“始安峤”,宽度只有“百余步”。秦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其“分流”处距离仅“百余步”的地理形势,“以卒凿渠”,沟通“湘、漓之间”,形成了畅通的“粮道”。

  正如南宋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古往今来,无数建筑学家对灵渠工程进行考究后认为,灵渠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据史料记载,灵渠最早由秦代史禄开凿建成,后又经过汉代马援将军的疏浚修复,到了唐代,又先后经过了李渤修建铧嘴、设立陡门,鱼孟威进一步做了巩固修复和提升改造。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多个时期都对灵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修缮和维护工作,才保证了灵渠能够历久弥新,使得其使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福泽后世2000多年。

  灵渠工程分为枢纽和渠系两大部分。枢纽部分包括大小天平,即人字坝和铧嘴,作为分水、导水的建筑,南北两陡作为引水进渠的设施。如此精巧的构造,使得海洋河经过铧嘴的劈分和大小天平的截流,出现了“三分向南入漓水,七分向北归湘江”的格局。渠系部分包括南北渠及附属建筑物,与枢纽部分相互配套,使得湘水、漓水有分有合,相得益彰。

  不仅如此,建筑学家们经过考究发现,灵渠修建工程的工艺也极其细致精巧,精细到每一块石头的打磨、石头与石头之间石缝的填补,加上各朝各代对灵渠的精心维护,这也正是灵渠为什么能够坚固屹立2000多年而不倒的原因。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利群这样评价:“灵渠所凝聚的中华民族工匠精神,亦可谓灵渠精神,形成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灵渠文化传统,灵渠精神正是灵渠的文化内核及其核心价值取向。灵渠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华文明创造发明的一切成果所凝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文明体现与精神凝聚。从这一角度而论,灵渠精神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紧密相关,也与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一脉相承。”

  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战争的烟云早已消散之后,这条古老的运河依然充满着活力,且仍然发挥着灌溉农田、排涝泄洪的作用。与2000多年前的繁忙运输景象不同的是,今天的灵渠清幽而宁静,潺潺的流水承载着新的希望流向远方……

责任编辑:阮易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