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美食,捂在手里暖手,吃进嘴里暖身,似乎是冬季的绝佳拍档。
但你知道吗?高于 65℃ 的食物就能把食管烫伤,长期吃太烫的食物,还会增大食管癌的风险。食管癌是一种隐蔽又来势汹汹的疾病。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那究竟食管癌高发于哪些人群?怎样才能科学地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秘吧!
1
食管癌是什么?
食管是连接胃与咽的管道,里面覆盖着一层脆弱的黏膜,当黏膜的上皮组织发生癌变时,就会发生食管癌。
由于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当肿瘤长到影响吞咽,表现出任何症状,则病变多已是中晚期了。
因此,预防食管癌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对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食管怕你“趁热吃喝”
舌头“怕”烫,其实食道也是个怕烫的部位。
正常成人的食道长度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通道,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蠕动传输到胃腔。
中国人有“趁热吃喝”的习惯,但食道黏膜比较柔嫩,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
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一样,食道癌的发展都是从反复黏膜损伤,到慢性炎症,再到黏膜癌变的过程。
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如果我们常吃太烫的食物,就会导致黏膜受损后尚未修复又被烫伤,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可能诱发癌变。
3
食管癌的危险信号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
所以,出现以下“四感”症状时,要格外注意:
1. 吞咽时梗噎、停滞感;
2. 吞咽时胸部疼痛感;
3. 食管内有异物感;
4. 咽喉部干燥、紧缩感。
胃镜检查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同时在直视下做活检来确诊。
对可疑病灶采用“甲苯胺蓝”或“碘液”染色,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4
除了“热” 食管癌还偏爱5种人
长期饮酒的人
酒精度数不同,对于食管、胃粘膜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度数含量越高,造成的食管粘膜变性作用越明显。
喝酒时伴随的剧烈呕吐有时也会导致贲门食管粘膜撕裂综合症,反复呕吐会导致贲门松弛,从而成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最初诱因。
经年累月的喝酒直接造成了食管粘膜的反复损伤、变性、坏死、修复和增生,最后将导致癌变。
长期抽烟的人
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
爱吃腌制食物的人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是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食管癌的发病率与膳食中摄入的亚硝胺数量相关。
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蔬菜、鲜肉等腌制后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就有导致食道癌的危险。
吃饱就躺的人
有些人吃完饭就喜欢找个地方躺着,或者睡前喜欢吃很多夜宵,这都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反流时,胃酸会涌入食道腐蚀食管壁,促使胃粘膜侵蚀食管粘膜,引发食管癌前病变。
特别是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比如红薯、豆类等,在被消化的过程中还会释放气体,将胃酸带入食道。
有地域、家族病史食管癌的地域性、家族遗传性较强。
我国华北太行山区(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山西阳城等十几个县市)、陕豫鄂秦岭和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广东潮州地区等地食管癌患病率偏高。
甚至该地区的居民到外省定居后,患病率也是当地居民的5~8倍。如果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那么直系或旁系亲属可能也携带有致病基因,需要格外警惕。
5
保护食管,记住4个“度”
呵护食道要从日常饮食下手,从“入口处”减少食道黏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温度:10℃~40℃
食道黏膜比较柔嫩,适宜的食物温度在10℃~40℃, 而人们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容易被烫伤。
浓度:尝试低浓度饮食
尽量少吃高盐食物,做到不喝酒,少喝浓茶。
腌制的高盐食物、高浓度酒精或浓茶等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同样会对我们的食道黏膜产生侵蚀或刺激,造成食道黏膜损伤,长此以往,可能诱发慢性炎症和食道黏膜癌变。
硬度:别总吃太硬的食物
为了保护食道黏膜,还需要控制食物的硬度。
进食偏硬的食物,会加重食物与食道黏膜的摩擦,造成食道黏膜,特别是食道狭窄处的黏膜机械性损伤。
速度:每口嚼20~25次
狼吞虎咽导致食物在口腔中得不到充分咀嚼,无法与唾液充分混合,而这种粗糙、没有充分润滑的食物,很可能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用30分钟左右。普通人群一口饭建议咀嚼20次左右,肠胃不好的人及老年人群,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刚煮好的热茶,滚烫的火锅让你酣畅淋漓,却也正悄悄伤害着你的食管,所以天气再冷也不要再趁“热”吃啦!
来源:丁香医生、生命时报、医师报、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