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路上,不少人乘坐动车高铁。相比与旅客接触较多的售票员、安检员和乘务员,很多铁路人则在大家不熟知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保障着旅客的安全。今天,记者带你认识轨道车司机、铁路线路工和铁路探伤工,了解这几位春运“隐藏高手”的日常工作。
董路伟:人车合一的轨道车司机
他们不是火车司机,却也会驾车穿梭在铁路线上,运送维修铁路基础设施的物资,这就是轨道车司机。
1月24日,轨道车司机董路伟驾驶着轨道车从贺州站出发,将钢轨运送至160公里外的道州站,用于重伤轨的维修。
董路伟有10年驾龄,他说,轨道车就如同救护车,哪里的轨道、设备需要维修,他们就把钢轨、枕木、岔心、石砟等送到哪里去。春运开始后,董路伟几乎每天都“在路上”,只要有任务,他随叫随到。
春运中的铁路人总是与家人聚少离多,董路伟也不例外,工作10年,他在春运期间几乎没有回过河北老家。
除了要精通轨道车的操作,熟知行驶流程,轨道车司机还要参与轨道车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要想把工作做细、做精,就必须刻苦钻研,时刻总结。比如行驶中的上坡和下坡路段,别看坡道对汽车驾驶影响不大,但是对火车就不一样了,必须根据坡度来测算,什么时候该刹车,什么时候该加速。”
这些年,董路伟一直不忘提升自我,工作扎实、业务熟练,入路第二年就以规章100分、专业知识99分的成绩,通过了西南大学的副司机资格培训考试,并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在2021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系统轨道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中,董路伟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龚传恒:眼疾手快的线路工
铁路损坏了怎么办?防洪隐患谁来查?这些事,都要找铁路线路工。
春运第一天,冒着蒙蒙细雨,桂林工务段全州线路车间道岔维修工队工长龚传恒就和工友一起,带着镰刀、割草机、铁铲,清理上山检查通道,天沟、侧沟及两侧杂草、淤泥,砍树修枝,上山下河,排查防洪隐患。
他们工队负责的区域从永岁站到全州站附近,日常的工作主要就是线路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对防洪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当通过轨道检查车的线路数据发现轨道问题,或者检查班发现线路病害时,就需要我们去进行维修,春运期间就需要更加迅速地把线路维修好。”
他介绍,线路的日常维修、养护,一般会利用铁路的“天窗期”作业,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就必须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完成作业。如当前气温较低,钢轨容易出现断裂,龚传恒和工友们每周都要到站场对线路设备进行两次防断巡查。每周还要去4个小半径曲线巡查一次,从一头巡查到另一头来回要走三四公里。
“巡查时一定要细致全面,任何问题都不能放过。”龚传恒表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快速发现各类问题,比如道岔上的螺栓松动、弹条歪斜、扣件缺失等,“维修看似是体力活,但是一毫米的误差都不能有。”
2020年11月,龚传恒参加了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当时与全国90名选手同场竞技,经过道岔检查、铝热焊接头打磨、波形图分析现场查找病害、理论知识等项目比赛,最终获得了第一名,他还因此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
陆塬:刚柔并济的探伤工
陆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老练沉稳,很难想象他是名参加工作仅3年多的“90后”。
2018年6月陆塬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来到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工务段任铁路探伤工,如今是探伤工区的副班长。
陆塬说,看上去坚硬的钢轨,其实和人一样会“生病”。由于受列车的碾压和金属热胀冷缩的变化,钢轨经常会产生损伤,如未及时发现,会存在断轨隐患,所以需要定期给它们“体检”。
探伤工是一份考验技术和经验的活儿,也是一项体力活。陆塬说,他们每天上班前都要报备计划,早上六七点带着探伤仪出发,连续作业9公里左右,当探伤仪发出报警声,便意味着这里的钢轨可能有伤损。
凭借着一股子钻劲儿,陆塬的技术水平很快实现了从“零”到熟练掌握的转变。现在,陆塬已经是探伤高级工,还拿到了无损检测员二级资格证书。专业细心能力突出的他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20年桂林工务段先进生产者、2021年南宁局先进生产者、2021年全国铁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无损检测员个人全能第十名,同年被评为“全路青年岗位能手”。
来源丨记者林扬 邢刚 通讯员李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