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旌旗退休前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如今她在一家口腔门诊工作,还担任人民陪审员,有时还充当社区居民的知心大姐;陶水莲退休前则是威达集团的员工,现在在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并且成了中心的“大管家”,从接送老人、到水电维修再到接送货物,陶水莲都不在话下。
退休后,两人的共同特点是比退休前更忙了,他们将退休生活过成了另一种工作,不但日子过得一如既往的充实,还充满干劲。
李旌旗:退休后身兼“三职”
李旌旗的办公室里有一本挂历。挂历上,李旌旗做了很多记号:何时何地开庭,何时何地做牙齿健康科普等。
除了挂历,李旌旗还有个笔记本,同样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日程安排,方便李旌旗随时翻看和安排时间。
李旌旗说,一定程度上,现在的自己,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退休前,李旌旗担任五通社区居委会主任,她原本2018年就可以退休,但为了抗击疫情等各种原因,她又坚持了两年。2020年初,她跟着年轻人一起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直到当年3月疫情相对平稳,李旌旗才正式退休。
而在此之前,李旌旗早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了打算。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千万不要突然变得每天浑浑噩噩。”李旌旗说,所以退休后她接受一家公司的邀请,获聘成为该公司的党支部书记。
3个月后,李旌旗又“跳槽”到桂林一家口腔门诊工作。在诊所里,李旌旗发挥自己擅长组织协调的特点,主要负责社区义诊等公益活动。随着一次次公益活动的举行,不少社区居民通过李旌旗树立了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还有很多社区慕名而来,邀请他们开展牙齿保健讲座公益活动,这让李旌旗很有成就感。
除了“主业”,李旌旗还有“兼职”。目前,她还是七星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李旌旗对这份新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她说,很多常见的事,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不管是审理、判决还是调解,都和印象中截然不同。不过李旌旗也有自己的优势,她长年在社区工作,对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心态都比较了解,当法官审理案件征求人民陪审员的意见时,李旌旗也会提供一些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供法官参考。
不但如此,李旌旗还会打点“零工”,由于在社区工作多年,居民们都记得这位老大姐,遇到问题会打电话向她求助,李旌旗都抽时间帮他们解决。有空的时候,李旌旗还会组织小区居民出门游玩。
李旌旗说,别看她现在这么忙,但生活非常有节奏,步行上班,按时下班。如果有庭审,她就安排自己休息,专门去参加庭审。她说,现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退休后继续工作,其实是很好地解决了精神寄托,自己有事干,就能从容面对老年生活。
李旌旗说,现在她的爱人还没有退休,等爱人退休后,她准备把工作量减少一点,多一些二人时间,一起陪伴老人,一起外出游玩,让两人的退休生活多姿多彩。
陶水莲:退休后成了“大管家”
陶水莲如今在象山区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入职前,这里的员工和老人对他就很熟悉了。
陶水莲退休前是威达集团一名普通员工,负责集团宿舍区的卫生、绿化等工作,由于他工作勤快,做事认真,宿舍区的居民都很认可他,经常夸赞“陶师傅打扫卫生就是干净。”象山区南门街道办翠西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都非常认可陶水莲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社区遇到水电故障等问题,陶水莲都主动上门服务。
陶水莲退休时,不少居民希望他继续服务威达集团宿舍区,哪怕小区自己掏钱聘请他都行。社区工作人员也舍不得陶水莲,经他们介绍,加上陶水莲平时的好口碑,社区附近的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向陶水莲伸出了橄榄枝。
这家养老服务中心刚成立没多久,陶水莲入职后,干起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他接送入住和返家的老人;为老人送医送药;养老服务中心的灯不亮了、水不够热了,大家都要找陶水莲,从那时起,他在养老服务中心就得了个“大管家”的美名。
虽然已经退休,但陶水莲身体强健,每天坚持锻炼,一次能做40个俯卧撑。2020年,陶水莲的母亲也入住了他工作的养老服务中心,他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母亲,很多人都羡慕地说,陶水莲在工作和尽孝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陶水莲为人朴实,他说,退休后再就业,主要是因为爱心。自己没退休时,就跟社区里的老人们非常熟悉,看着他们逐渐老去,他很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尤其是很多老人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他更加希望在他的帮助下,能让这些老人安享晚年。
陶水莲还说,自己忙忙碌碌,但并没有觉得特别累,主要是他注意锻炼身体,性格也很开朗,这样的忙碌反而让他觉得生活很充实。陶水莲的认真工作,也得到了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的认可,这位负责人告诉陶水莲,以他的精力和能力,再干10年都没问题。
记者感言:
是生活需求更是精神需求
以如今的医疗手段和健康理念,很多人在退休后,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对于他们来说,退休就意味着有大量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如何支配这些时间?是选择忙碌充实,还是无所事事,李旌旗和陶水莲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记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报酬。
李旌旗告诉记者,她接触过很多老年人,当人们关注他们物质生活过得好不好时,其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样需要关心。
当人彻底闲下来时,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可能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蹦不起来了。
相反,人到老年,生活更需要充实,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精神不老,让生命的乐章继续奏响,让生命的火焰继续燃烧。
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周翠花 谭桦 实习生吴思荔